华大新闻

【规章制度解读】加快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推进计划》解读

日期:2019-02-22 作者:政研室 本科生院 点击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培育一流人才,学校推出《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推进计划》。近日,学校政研室邀请本科生院就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作以下问答解读。

1.请问该《计划》推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计划》是在学校全面开展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起草制订的。《计划》的制订出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层面推动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新时代“高教40条”、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在我校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开展“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促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建设我校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计划》在制订过程中,反复征求了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者名师、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数易其稿,最后由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体现了学校党委和行政对本科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学校落实“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的重要战略性推手,凝聚了全校师生智慧。

2.请问该《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答:《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以学校办学历史底蕴为根基,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以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为目标,注重全面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加快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引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教师和具有“三博”(博学、博雅、博爱)气质的基础学术型及应用型人才。计划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23年(建校120周年),全面形成支撑“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此后再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28年(建校125周年),进一步积淀巩固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特色鲜明、具有一流人才培养特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3.请问该《计划》 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的子计划,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计划、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教师教育培养协同推进计划、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计划、国际化培养推进计划和体美劳教育加强计划。

4.那么,这九大计划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体系是什么样的?

答: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计划着重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和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服务体系,这是体现本科教育“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计划着重推动各类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这是体现本科教育“以师为先”,激发教师教学动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着重改进招生方式、完善培养方案、推进品牌专业建设、推进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建设各类示范性“金课”和教学资源,这是本科教育“强基”的重要举措;教师教育培养协同推进计划提出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开展师范专业认证、优化协同培养机制、加强养成教育,这是落实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坚持实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科学研究支撑实践教学机制,这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关键环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计划和国际化培养推进计划提出推进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认证和应用推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教育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增效、来华留学生课程群和专业建设等,这是学校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体美劳教育加强计划提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校美育工作、加强学校劳育工作,这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之需。

5.该《计划》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福音,是否可以简要说明教师和学生将分别从中获得哪些“红利”?

答:《计划》的推进实施,与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在本科教育中的成长收获息息相关。广大教师可以在《计划》的推进实施中看到学校考核评价的导向变化。比如,学校高度强调以德为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求;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试点,推出一批示范学院、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批育人先进团队和个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团队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建设在全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建设优秀教学团队,选树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骨干;探索设立学校“学者名师支持计划”教学岗位;健全青年教师传帮带和助教制度;加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多模式、多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当中;明确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标准,在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大力开展教学成果奖、本科教学创新奖等评选,构建更为丰富的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加大宣传和表彰力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设立专项经费,设立超工作量补贴制度,激励建设优质通识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组织遴选专业主干课程责任教授,实施专业主干课程首席教授制;实施优质教材建设工程,加强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编写教材等。

广大学生是《计划》推进实施的根本,《计划》根本目标就在于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致力于学生有切实的获得感。比如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德为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求;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按学院、专业分班,推进分众化教学模式教学,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打造“桂子山上思政说”“学马列·读原著”等学校思政品牌;成立校院两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改革奖学金评定办法,将学习评价结果作为奖学金评定及推免研究生的主要依据;推动各类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探索实施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为高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实施复合式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推进大学外语分级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外语能力学习培训;坚持实践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将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一体化设计,从低年级开始全面开展教学技能训练、观摩实习、模拟教学;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利用大数据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优秀本科生国际培养示范项目,选派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深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推进体育课外俱乐部与体育社团深度融合;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推进劳育融入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等,广大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6.学校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计划》明确了推进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考核保障、质量制度保障、运行机制保障和资源投入保障,涉及到学校各个层次、方面的保障要求。同时,《计划》配套出台170条具体任务清单,分别由相关责任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学院协同实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