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高铭)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进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本次线下推普活动提前结束,后期调研将通过线上多媒体平台按计划展开。
7月29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于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举行,巴东县溪丘湾乡长贾继炎致开幕辞。他表示,营盘村去年才摘掉贫困的帽子,唯有教育才能保证村庄发展永葆生机。他希望参加这次活动的孩子们把握好这次机会,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珍惜能够看到大山外面世界的窗口。

营盘村地处大山之中,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能流利使用普通话的学生占比较小。针对前期的摸排结果,实践队员们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从推普课程、创意游戏、访谈调研等三个维度对近百名学生开展普通话普及工作,通过汉字起源、字音、字形等系列课程,铺陈当前营盘村学生缺乏的汉语普通话文法教育。同时,队员们也开展了西班牙语、素描、吉他等一系列素质课程,为闭塞的乡村儿童带去不一样的色彩。

调研方面,队员们受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邓天玉副教授指导,特辟“营盘村迟语诊室”,通过与迟语儿童家长的一对一面谈来了解当前普通话推及面临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同时,队员们面向授课学生发放构音能力测验表、汉语构音能力测验听觉感知分析记录表和注意力缺陷诊断与测试等专业测试量表,以科学、可视、量化的数据化方式呈现当前营盘村儿童普通话教育水平,为后续建立一对一帮扶语言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受疫情影响,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前结束。但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努力的事业。经过本次的实地考察,后续华中师范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将逐步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起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及其周边村庄的语迟儿童数据库,联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言语康复科室,实现医教结合,共同探索干预儿童言语发展迟缓问题的治疗方法,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