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张思月)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创作出植根人民、植根祖国大地的作品,2021年暑期,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学院同学开展千生画千村暑期返乡见闻活动。活动期间,学子们涌向社会各地,扎根在基层,以各地优秀的文化风俗为背景,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活动使学子们在调研与创作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丰富其文化生活与艺术生活。

在美院学子的创作中,绿水青山,百姓安居乐业的热闹场景在反映百姓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队员们尝试用各自独特的风格与多样的手法,从不同视角将眼前的风景化作美术作品。队员阮玉麟的《乡野》的选景虽然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但是中景的木杆以及垂吊下来的线都给了他创作灵感。画面采用了水封的材料,将远处山景的空气透视的感觉表达出来,展示出家乡绿水青山的广阔,远处星星点点的村庄也表现出他对家乡未来的展望。

队员彭斐然的作品《田间小景》取景于她在田间散步的时候远远眺望乡村中的景象。作品表达了她对家乡的留恋。画面中远处的电视塔体现出乡村的不断发展:从前的小村镇通起了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作者表示:“偶尔可见的小洋楼都让我感慨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我把这个景象画下来,希望家乡可以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队员黄俊杰的《怀念旧景》是他感慨家乡的巨大变化而创作的作品。作者也具体阐述了创作的原因:“因为以前经常去的小池塘也已经被填平了,再翻看旧时的照片时感到非常怀念,所以我觉得我得留下属于我自己的回忆。”于是他参考照片和儿时的记忆将旧时的场景描绘了下来,用水彩把他心中的家乡画了下来。古老的景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失,家乡逐步走向现代化,在家乡不断发展的同时,作品也展现出对儿时故地的一丝怀念。

实践队员们扎根基层,深入走访了家乡情况,总计完成三十余份“田野作业”,每一份“田野作业”都包含着队员对家乡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并且由此寻找到创作的灵感。千生画千村的田野调研接近尾声,艺术创作未完待续,同时希望实践队员能够脚踏实地,完成之后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