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李宗炎 袁艺嘉 史展)为促进恩施地区美育发展,7月18日,在椒园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黄媛媛和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暑期实践队指导老师高瑞阔、徐月梅的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千生画千村-艺心艺行”暑期社会实践队27名成员分成两队,在二期和三河沟社区开展艺术体验活动。

本次艺术体验课由实践队授课组组长田芝统筹策划,并带领多名实践队成员共同参与,提前置办材料、设计课程。授课组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差异,设计了扎染和画面具两种适合所有孩子们的课程,并准备了相应的教学视频,便于孩子们理解。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分组合作练习。扎染的方法较为复杂,样式也多种多样,但在队员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完成了制作。

脸谱课上,实践队员们将传统文化中的脸谱文化融入到课堂实践中。他们将古老的脸谱与现代的面具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帮助同学们学习脸谱知识,使同学们对脸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脸谱源于原始的图腾,最初用于祭祀,后来演变为表演艺术。在了解到相关理论后,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脸谱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用鲜艳的色彩勾勒心中的图样。于是,一张张生动的脸谱在他们的笔下诞生。脸谱的艺术体验课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于色彩造型的认知,加强动手能力。本次艺术体验课程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育提供温暖,以美育助力乡村振兴。

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本次艺术体验活动,实践队员们将美育理论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社区的孩子们完善美育课程、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让孩子们在美的滋养下快乐成长。实践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助力美育之花在广袤乡村绽放的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