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刘婷)7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辰星公益协会2022年“筑梦乡村”暑期夏令营支教小学组(以下简称“辰星支教队”)为鄢河小学的学生带来了解密中华文化、手工、音乐等系列文化与艺术教育课程,旨在提高青少年动手能力、对艺术的感知力以及文化素养。
品古典之韵,扬国学之风,支教队员罗梓彤老师教授解密中华文化——古诗中的画,旨在增强学生对诗词的意境感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水平。为了激发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罗梓彤让学生通过对已学古诗的画面进行想象,并设置了一些游戏互动环节。在“画美景、猜诗句”的游戏中,她邀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某句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台下的学生则根据画的内容来猜出这句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台上作画的学生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将诗句中蕴含的事物画在黑板上,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台下的学生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答案。学生们沉醉于诗句中优美的意境,读其诗如置画中。寓教于乐,知识与乐趣并行,学生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了本次愉悦的诗词之旅。

贺卡无声,但意蕴深远。在手工课上,支教队员林沛沛首先展示了立体贺卡的多种样式,介绍贺卡的意义是人们表达情感与祝福的常用形式,并演示了立体贺卡的制作过程。安全问题始终位于第一要位,林沛沛着重强调了剪刀的安全使用,随后她便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卡纸进行制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兴致勃勃地设计自己的作品,并纷纷在贺卡上写下感恩和祝福的话,准备送给老师和家人,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意。林沛沛感触到,这节课让她觉得十分有成就感,孩子们动手能力很强,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贺卡虽轻,承载的却是孩子们的情感。

恣意正时光,花样奏旋律。音乐课上,支教队员朱仪文教授了歌曲《错位时空》,本节课由复习旧知、鉴赏新曲、练习歌曲和情感交流四个部分组成。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复习节拍、音符等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先后播放《错位时空》的原版与改编之后的五四特别版,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对比同一旋律下的不同歌词体现出的情感变化。在情感交流环节,朱仪文播放了《错位时空》五四特别版视频,她希望学生能进一步感受百年之前的年轻人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精神,了解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增强爱国情感。伴随着动听的旋律,老师和学生一起合唱,尽情享受着音乐的魅力,愉快地结束了本堂音乐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承载与表达形式,辰星支教队的老师们牢记教书育人、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使命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文育人、以德润心的教育理念,推动着乡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鄢河小学的少年们在文化与艺术的浸润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