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易诗睿 张珺洁 宋子璇)为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了解汉字文明,领略汉字魅力,7月23日,文学院心火郧阳队队员易诗睿通过《汉字“象形”解密》课程,补充了更多汉字知识,让学生们感受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
在课堂《汉字“象形”解密》中,易诗睿向学生们讲解了汉字完整的演变发展历程和汉字造字法之一——象形造字法。易诗睿以“鱼”字的演变为例,介绍了汉字的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草书——行书。她强调,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认识甲骨文就是感受我国文明的开始。
在此基础上,易诗睿依次介绍了其他字体以及整个汉字至今的演变发展历程。学生们了解汉字演变的七个阶段后,能够基本辨别汉字形体。课堂上两位会书法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毛笔握笔方式与运笔形式,让同学们对汉字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
为引出课程主体内容“象形”汉字,易诗睿讲解了甲骨文中典型的象形文字“日”、“月”、“水”、“火”的写法,并为学生们播放了央视经典汉字动画——“三十六个汉字”,动画围绕“夫”字一天的生活展示了三十六个典型象形汉字,总结了“象形”汉字的概念与特点。在活动环节中,易诗睿让学生拿出白纸描摹甲骨文中的典型象形汉字,互相分享、展示和评选,并为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发奖品。

通过猜字题和连线题,易诗睿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拓展巩固学习内容。学生们举手回答问题,感受到“象形”汉字的图画性魅力,师生进行良性互动。在课程最后,易诗睿回顾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并提出思考题,鼓励同学们课下深入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张天东表示,易诗睿教学风趣,自己在了解汉字的演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易诗睿课后谈道:“我上这堂课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从我的语文老师那里学来知识,又以语文老师的身份,把这古老的汉字文化传递给这些学生。希望他们也能尽自己所能,传承文化。”文学院心火郧阳队的老师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