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黄欣然 欧阳茜 邹淳)为养成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礼仪之邦的历史底蕴,7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浠水队(以下简称“浠水队”)为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小学的学生开展礼仪课程。课程由浠水队队员肖瑶、范博雯、王晨邦、谢云婷共同讲授。

课程始伊,肖瑶通过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引入主题,创设“小明的一天”情境,带领学生了解日常用语。活动中,肖瑶通过公共场合寻求陌生人帮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分享自己如何问好。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们从“您好,浠水县怎么走”到加上礼貌用语和具体的地点信息“打扰您了,阿姨好,请问可以帮我一个忙吗,浠水县的六路公交车站要怎么走?”。肖瑶通过日常生活情境的刻画,帮助学生了解了不同场合下、面对不同人的问好方式。

王晨邦与谢云婷两位老师也选择从基础的问好开始礼仪课。王晨邦通过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学习礼貌用语。面对王晨邦的问题“课堂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礼仪?”,五年级学生王晓玉发言道:“在课上学习时应该保持安静,注视黑板和老师,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讲。”谢云婷则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置了童话闯关环节。童话中的两位礼仪小勇士在礼仪王国进行闯关考验,关卡中则设置着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学生们跟随两个小勇士的步伐过五关、斩六将,学习了问好时的用语、姿势、面部表情等等。谢云婷着重对问好姿势进行了教学,并随时在课堂中提醒学生的坐姿、说话的语气等等,将礼仪教学融入课堂与生活。

礼仪课程形式丰富,范博雯在课堂上围绕“礼”,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讲述了形象礼仪的重要性。她邀请四名学生上台分别代表两组进行比拼,台下学生进行倒计时。台上学生在倒计时声中,自觉进行仪态调整,再由范博雯念出口令,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自己的站姿。其余未参加的同学们担任小裁判,判断台上学生的仪态是否达标。范博雯还向学生们展示了微笑在社交礼仪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用发自内心的微笑温暖身边的人。
中国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礼仪之邦,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浠水队在支教过程期待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行为规范渲染校园文明之风,塑造学生的学礼、讲礼、守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