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蔡昊睿 康家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7月20日到7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萤火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前往郧阳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追溯革命足迹,体悟红色记忆,同时进行了主题微党课视频录制,传承红色精神。
为讲好郧阳革命烈士陵园承载的红色故事,提高微党课的拍摄质量,服务队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安排。在拍摄前,队员们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微党课视频的讲稿和脚本。服务队先后三次实地探访郧阳革命烈士陵园,追寻了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19名党和国家功勋的血战印迹。

本次微党课视频依托革命烈士纪念碑与郧阳革命烈士墙所承载的革命记忆,聚焦于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讲述了何世昌、施洋等烈士壮烈牺牲的故事。视频以个人史和党史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郧阳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回顾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历史,为民众缅怀先烈、瞻仰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贡献力量。

微党课拍摄期间,服务队还参与了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组织的“以青春之名,赴盛夏之约”主题直播活动,与一起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直播分享了服务队录制微党课视频的录制现场。直播过程中,服务队随机对陵园内的游客进行了访谈,一位游客表示:“传播郧阳的革命故事是一项庄严的使命,很高兴看到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在做这样的事。”

参观烈士陵园后,队员们自发地在支教活动中开设了相关党史宣讲课程,讲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服务队成员陈瑶说到:“我想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能铭记历史,缅怀烈士。”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领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色记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人的成长血脉。通过微党课的拍摄,队员们认识到,党的宣传工作要有活力,贴近群众生活,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传承党史没有止境,创新党的工作方式也没有止境。绵绵青山,忠骨长存,浩然正气,世间永驻。新一代中国青年需肩负起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助力国家开创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