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石宝山歌会传承人张福妹:唱白曲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时间:2022-07-28 18:04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苏杭 马曼清 李宇航    点击:
7月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组成的“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白曲重点传承村落石龙村展开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目标,旨在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白曲的传播与传承。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苏杭 马曼清 李宇航)7月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组成的“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白曲重点传承村落石龙村展开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目标,旨在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白曲的传播与传承。



剑川白曲是一种白族民歌,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与文化遗产,于2014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龙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位于石宝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白曲和石宝山歌会的30多个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被誉为“白曲之乡”。


(图1:实践队队员与张福妹访谈)


实践队来到石宝山歌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妹家经营的农家乐,张福妹对实践队的到访表示欢迎。随后,她讲述自己从小学习白曲、爱上白曲、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经历以及她在非遗传承与传播方面开展的工作。除此之外,张福妹还介绍了石龙村白曲的传承现状,提到了白曲进校园等活动和当前白曲传承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图2:张福妹演唱白曲)


张福妹回忆道:“在我们石龙村,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白曲。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白曲了,七八岁时出去劳动,在山上、田里干活时就会唱白曲,有时还会跟父母学习唱白曲。”张福妹在12岁时就拜云南省民间音乐大师黄四代和李银若为师,在经过训练后,白曲演唱技巧得到了提升。17岁时,张福妹正式登上石宝山歌会的对歌台并获奖,这让她更加热爱白曲,之后每年都会参加石宝山的对歌比赛。在访谈过程中,张福妹献唱了一段白曲,使实践队队员对白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认识。


(图3: 张福妹的女儿董继兰与杨丽萍合照)


2014年9月,张福妹被正式任命为石宝山歌会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演唱了三十多年白曲的张福妹致力于白曲和白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她尤其注重白曲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张福妹表示,她的第一个学生就是自己的女儿董继兰。在母亲的教导下,董继兰从小就会唱白曲,她的艺术天赋也被白族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看中,如今成为了一名白族青年舞蹈家。



如今,张福妹已经培养了许多学生。她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她说:“看着讲台下的年轻的‘花朵’,我好像看到了白族文化的未来,心里很满足。”


(图4:实践队队员与张福妹合影)


传承白曲没有止境,创新白曲的表现形式也没有止境。本次调研活动使实践队队员们体悟到了白曲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提高了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意识。后续实践队将进一步探寻以剑川白曲为主的特色白曲资源,通过搭建白曲数据库和创设网站等形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传承和保护白曲的行列中来。


编辑:王可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