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岑宛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动乡村振兴。7月8日,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下文简称“实践队”)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民族中学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文学院副教授陈蓓、团委书记倪菁、2022级辅导员崔宏博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陈蓓结合前期对于该地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的调研、自身丰富经验以及深入研究,对四大寨民族中学教师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涵盖普通话教学方法、语音语调训练、口语表达技巧等方面。陈蓓对普通话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开展字词、语段和语篇在语音、语调与节奏等方面的训练,并根据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
除了理论讲解外,陈蓓还进行了现场演示。她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重点场景,向参训教师展示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带领教师们进行模仿练习。通过本次培训,当地教师们深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技巧。此次培训也有助于提高当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推动当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为更好提高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实践队队员将推普活动与五育教育相融合,在四大寨民族中学开展了系列素质课程。胡沁秾、沈欣宇开展学习经验分享课,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在求学、阅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经验,帮助学生解答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邹秦丹、唐洋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以手工制作、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江南水乡、江汉平原等祖国不同地域的多样性,同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展示了大学生活风貌,有利于当地学生树立理想、认知自我,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向璐、陈知行主讲的普通话理论课从拼音入手,带领学生学习“四声歌”、绕口令等需要一定普通话发音技巧的语料,帮助学生了解普通话发音规则,认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树立良好的普通话学习习惯,提高普通话水平。在班会课上,实践队队员开展普通话朗读比赛,检验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成果。通过《稻香》手势舞学习、《黄河颂》朗诵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教育强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政策。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学院专业优势,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添砖助力,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同时,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检验真才实学,尽用所学奉献社会,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审读人:李红雷 倪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