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才乡遇实践队前往渣津镇开展调研

时间:2023-07-11 12:46    来源:法学院    作者:刘继娟 吴炜彬 何美伊    点击: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传承发扬好,7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才乡遇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修水县渣津镇,调研当地产业发展状况。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刘继娟 吴炜彬 何美伊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传承发扬好,7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才乡遇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修水县渣津镇,调研当地产业发展状况。



在渣津镇,实践队员走进当地返乡创业园,了解返乡就业创业情况。该创业园已落户3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2022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园区内企业正因地制宜开展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多元化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渣津镇致力于吸引“乡贤”返乡,发挥领头作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让人才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不断做大做强“归雁经济”。一系列激励政策正努力改变年轻人不愿返乡的局面,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实践队员走进渣津镇人民政府,同当地农业农村工作局干部吴芙蓉进行交流。吴芙蓉结合渣津镇现状,向实践队员介绍了特色产业及发展情况。作为当地主要产业之一,稻虾养殖业依托当地村两委帮扶、中介集中收购等一系列支持与运营措施,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当地已初步建成鱼菜共生新基地,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和作物的无害化栽培。此外,莲花基地、蔬菜大棚也在渣津镇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渣津镇通过建立多产业协同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擘画幸福生活新蓝图。



访谈结束后,吴芙蓉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鱼菜共生基地,对基地运作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实践队员们近距离观察鱼类养殖与蔬菜生长情况,与当地村民就设备、销售等问题进行交流。鱼菜共生基地将鱼类代谢废物用于蔬菜种植,物质循环使用。这一方式可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让更多人吃上放心的绿色蔬菜。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正为渣津镇农业农村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乡遇实践队在渣津镇多地寻访、交流、参观,调研创新创业与农业发展,感受小乡村中产业振兴的大智慧、大能量。未来,实践队员将继续躬耕实践,将理论所获转化为实践方案,为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


编辑:柯颖悦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