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白佳 韩浩然)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7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在遵义市余庆县他山中学开展“健康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专项行动。
余庆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韦继军,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尚,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导舒宗礼,中共余庆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祖麟,共青团余庆县委书记袁珍珍,余庆县教体局副局长郑强,余庆县他山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罗兴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团委书记张俊杰,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和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尚赠送冠军球衣并表示:“将发挥高校优势,以大手牵小手,点亮他山中学学子心中的梦想之灯,赋能乡村体育教育。”会议后,实践队员以余庆县体育教师为访谈对象,围绕从教经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乡村教师能否“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展开。余庆县体育教师积极配合,说明了教学瓶颈。

他山中学组织了全县体育教师聆听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舒宗礼《乡村体育教师成长的途径》讲座,舒宗礼以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助力留住乡村教师和发展乡村教师队伍的政策为背景,从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瓶颈和具体途径展开,获得热烈反响。

为推进智慧体育进课堂,推动“大数据+体育”,实现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实践队员引入创新体育示范课《满分智慧篮球课》,开展五对五篮球赛,赋予学生全新体验。佩戴teamtap体育测量设备的同学们迫不及待上场,迈着矫健的步伐,奔跑、跳跃、投篮,激情挥洒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在跑、跳、投篮之间,体育教师通过平板终端实时采集学生数据,监控学生的心率和运动量。观摩的乡村体育教师表示智能化体育设备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难量化、难记录、难监督、难分析”的四大难题,让体育教学过程“数字化、可视化”,让教学数据评价“精准化”。

走进乡村学校,走近学生身边。实践队员依托他山中学学生成长需求,以高考经历、角色转变、大学生活、华师介绍等为主题开展“筑梦小课堂”—成长篇,鼓励孩子们树立理想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同时,发挥专业优势,讲授以运动损伤防治、运动拉伸放松和运动营养学为主题的“筑梦小课堂”—运动篇。小课堂学习氛围浓烈,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实践队员们致力于以实际经验的分享让同学们积极发现自我,勇于追求梦想。

“筑梦体育人”实践队与他山中学的缘分始于2022年夏天的“一起云支教,健康向未来”活动。今年,“筑梦体育人”实践队走进他山,通过乡村教师健康素养大讲堂、从军励志教育讲座、筑梦小课堂讲授、校园课间操创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广、脊柱侧弯筛查、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体育游戏示范课教学等内容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坚定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怀。
审读人:高尚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