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何美伊 刘继娟 吴炜彬)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成果,7月1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才乡遇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走进九江市修水县何市镇,了解何市镇在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何市镇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围绕“三个走在前列、两个明显提升”发展目标,以“一镇三区”为发展定位,强工兴旅、乡村振兴,绿色崛起、实干富民,已形成3万亩生态茶园、健康油园、放心菜园、精品果园、高效桑园等“五园绿色”产业格局。园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建设,有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对产业基地进行改造,使得园区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7%,实现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
在何市镇团委书记卢懿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卢懿介绍道,该基地由澳门中国企业协会援建,采用电动外遮阳、电动开窗、双层保温、滴灌灌溉等先进技术,主要种植圣女果、枸杞芽、冰菜、有机松花菜、辣椒、茄子等40余种蔬果。项目投产后每亩产3万-5万元,可带动200余人就业。

随后,实践队前往现代农业云中心,进一步探索何市镇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云中心的建设以“农业会客厅”全新的理念营造,应用智能化装备,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具备生产、研学、农旅休闲等功能。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欣赏了不同温度带的植物、蔬果,体验了VR、DIY盆栽等多项趣味项目,在休闲趣味中学习了解现代农业技术,探寻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调研最后,卢懿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农业科技体验馆。农业科技体验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集农业科普、研学休闲、农业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卢懿表示,何市镇正在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将传统农耕文化、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文旅、研学实践等有机结合,推动“研学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志青年。才乡遇实践队深入何市镇,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对何市镇的发展、乡村产业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对乡村振兴的整体思路和战略目标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未来,才乡遇实践队将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青春,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