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杜玉宇 罗佳雨 赵雯)为提高学生应对和处理险情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乐于助人的价值观,7月17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新洲队(以下简称“新洲队”)在武汉市新洲区图书馆开展以“海姆立克急救法”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程。本课程由新洲队队员谌思主讲。

谌思以突发险情的情景视频导入,简单介绍了“气道梗阻”的具体定义。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带领学生进行呼气、吸气、憋气练习,引导学生们在反复练习中加深了对呼吸道等身体器官的认知,并切身体会到气道堵塞的不适感,从而引入险情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谌思将施救人群划分为非婴与婴儿两类,采用视频演示与体验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施救的步骤。为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谌思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急救步骤,鼓励学生说出急救步骤。
为使课程内容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吸收,谌思借用生活中常见的“石头剪刀布”小游戏讲解“非婴急救法”;在婴儿急救法的教学中,她以小熊玩偶来模拟幼婴,提高了教学的真实感、体验感。学生们在模仿练习中,逐渐掌握了针对幼婴生理特性的“拍背按压法”。
在最后课程总结中,谌思再次强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必要性。学生们深刻意识到“生命并非儿戏”,不能滥用、错用急救方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须及时求助成人、拨打急救电话。此外,同学们纷纷允诺会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朋友,使更多人受益。
课后,数名学生分享了自身的学习感受。谢佳祺表示,她意识到生活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为了能更从容地应对紧急情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同时,她也期望能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在被需要的时候能向他人伸出援手。
生命只有一次,而危险无处不在,安全始终是摆在首位的重要问题。继安全教育系列课程中的心肺复苏急救法、中暑溺水急救方式后,谌思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气道梗塞险情,详细地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学生在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的同时,提高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增强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帮助他人的责任感。
审读人:姚珂 徐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