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陈小楠 石旋)7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白曲重点传承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展开调研,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曲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云南大理素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理白族民歌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曲是白族民歌的一种,是白族社会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剑川白曲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文化遗产,对其保护、传承和发扬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珍贵案例。

在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浪潮中,白曲的生存环境、表演场域、传承方式等方面均受到冲击,其社会功能、效用价值也随之出现诸多改变。当前,白曲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演唱艺人后继乏人,弹三弦唱白曲的青年人日渐减少,演唱演奏技艺即将消失。
经过实地调研和网上资料查询,实践队队员了解到,针对上述白曲所面临的情况,剑川县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成立了专门的白曲演唱团队“阿鹏艺术团”。阿鹏艺术团作为剑川县著名的白曲宣讲团,以白曲民歌演唱的形式宣传白曲文化,在县里的各个村落巡回演出。艺术团也会在古老白曲中加入现代化元素,将传统的白族文化与更受大众喜爱的现代文化相结合,推陈出新,创作了许多老少皆宜的白曲作品。这让年轻一代们不仅听得懂作品,还愿意主动学习演唱白曲。

阿鹏艺术团又名“剑川白曲宣讲团”,近年来与政府展开紧密合作,将国家政策、红色文化历史、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等编著成白曲歌词,在巡回演出时演唱。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剑川白曲宣讲团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剑川当地文化历史和国家的时事政策。实践队从龙门村副主任李荣胜处了解到,比起枯燥乏味的讲座,剑川白曲宣讲团的宣讲方式可以收获更好的宣传效果,让白曲被更多人所熟知。

除了传统的艺术团演唱等宣传方式,白曲传承人李根繁还提到,自己常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听、唱、学白曲。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白曲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部分白曲传承人和爱好者也会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自己的白曲作品,并进行直播演唱。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兴起与使用为白曲爱好者进行跨区域线上交流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白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力量。
剑川县作为云南省第一个重点爱国教育基地,滇西革命的摇篮,具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白曲+红色文化”的新型模式对于剑川县红色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次走访调研使实践队进一步了解了剑川县的白曲发展现状及其数字化传播的不足与潜在发展空间。红色文化的普及、剑川白曲的传播都需要政府与民众齐心协力,打破在新时代浪潮下非遗被束缚的枷锁,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果。
审稿人:王涛 肖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