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华师学子奔赴宣恩县:调研参访探民情 躬行实践助振兴

时间:2023-07-25 18:04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余菲    点击:
7月15日至22日,华中师范大学“偕行筑梦团”助农实践队恩施分队(以下简称为“实践队”)在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徐晨阳的带领下,深入宣恩县黄坪村、伍家台村进行社会实践。在为期7天的实践调研中,队员们通过入户调研、座谈交流、特色产业参访等活动深入了解黄坪村、伍家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并在黄坪村内进行科普教育,开展一系列素质课程,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增长才干,展现华师学子深入乡村、躬身报国的精神。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余菲)7月15日至22日,华中师范大学“偕行筑梦团”助农实践队恩施分队(以下简称为“实践队”)在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徐晨阳的带领下,深入宣恩县黄坪村、伍家台村进行社会实践。在为期7天的实践调研中,队员们通过入户调研、座谈交流、特色产业参访等活动深入了解黄坪村、伍家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并在黄坪村内进行科普教育,开展一系列素质课程,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增长才干,展现华师学子深入乡村、躬身报国的精神。


坚持黄金产业 携手助力振兴


初到黄坪村,队员们就分组沿不同路线对村内426户梨农和28家民宿进行入户调研,了解黄坪村产业发展、农户生活、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情况,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风貌的巨大改变。



实践队与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进行座谈交流,并参观黄坪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进一步深入了解黄坪村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姚元翔感慨道。黄坪村以黄金梨作为支柱产业,家家户户种植黄金梨,现有黄金梨种植面积2500多亩,黄金梨专业合作社两个并在2012年注册“沃地娃”商标,逐步形成了“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模式,年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200余万元。此外,黄坪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茶叶加工企业三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黄坪村也由此从昔日的贫困村蜕变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注重绿色生态,发展农旅模式


行走在黄坪村的街巷间,队员们到处可见有关垃圾分类、乡村振兴的墙绘,据了解,黄坪村村委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两山”路径,限制养殖规模,修建沼气池,建立猪-沼-梨生态循环模式,设立垃圾桶并集中处理垃圾。一业兴,百业兴。黄坪村依托黄金梨产业,本着“产业富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的发展目标,打造综合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此外,实践队队员赴伍家台村与驻村第一书记杨泉交流学习,参观昌臣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茶文化展厅和生态茶园,了解多样的乡村振兴模式。与黄坪村不同,伍家台村以茶叶作为主导产业,追求有机绿色茶叶种植,发展全域旅游,实行“1+x+n”合作模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茶叶富泽一方乡土。



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全国文明村


养一个美丽乡村,离不开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一个可信赖的好班子。亲历黄坪村史馆,队员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姚元翔一家三代都扎根在了乡村振兴的土地上,姚元翔自担任黄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主抓黄金梨产业,发动党员形成坚定统一的党支部,共同带动黄坪村弃粮种梨,走上农旅融合的道路,更是在2013年组建成立“帮里郎”调解纠纷,走访村民群众,了解村情民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抓实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崇德向上、向善、向美,使黄坪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文明村。



每个乡村的致富振兴都来之不易。自2003年引进黄金梨以来,黄坪村党支部和众村民20年的深耕奋斗才让黄金梨从一个点到完善产业链最后构建生态种植和旅游一体化局面,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队员们表示敬佩的同时,也更加明晰为国兴农的使命。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乡村人才


实践期间,实践队不仅参与黄坪村茶艺教学活动,体验茶文化魅力,还成功邀请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重一,他与队员们进行有关“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的交流分享,带领队员们更好地认识到教育实践的重大意义。罗重一强调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告诫队员们切勿纸上谈兵,当深入基层,躬行实践,用青春勾勒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



队员们坚持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不忘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尽青年之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队员们不仅为黄坪村儿童开展素质课程,进行作业辅导,引导孩子们提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还对垃圾分类小知识进行科普,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同时,队员们运用自身学科知识讲授植物和人体免疫,开拓视野,让孩子们走进科学、热爱科学。



队员们将思政教育和乡村实践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真正做到在乡土中上好“思政课”,在实践中增长新才干,加快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繁荣。



一棵树带动整个村,临近黄金梨成熟季节,黄坪村已是梨果飘香。而本次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让实践队队员们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体悟乡村振兴战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践之旅仍在继续,“我会始终保持一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实践队队长韩静思如是说。


审读人:姚珂    徐晨阳

编辑:何雨鑫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