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李斯婧 罗亚欣)为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懂得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生活,7月20日至7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郧阳队(以下简称“郧阳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变废为宝”为主题的系列手工课程。本课程由郧阳队队员李斯婧主讲,刘雨欣担任助教。
第一堂课李斯婧先用三张图片引入,让同学们意识到大量垃圾给地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在互动讨论和教育讲解中,同学们逐渐认识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明白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得出结论“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引出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之后,李斯婧向同学们展示了变废为宝的优秀作品,带领同学们探讨了变废为宝的意义与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动手兴趣,引出了系列手工课的课程主题——变废为宝。

在具体的课程中,李斯婧选取了纸杯小灯笼、雪糕棒书签和樱花绣球三种手工艺品,分别对应废弃纸杯、雪糕棒、旧报纸三种可利用资源,力求带领同学们在环保意识养成的同时提升动手能力。
以“制作樱花绣球”这一课时为例,李斯婧选取了废旧报纸进行手工实践,课堂上她先向同学们讲述了废旧报纸作为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带领同学们欣赏了樱花相关图片以及简介视频,随后展示了“樱花绣球”的成品,以求吸引同学们注意力,为后续课程开展打下基础。在动手实操过程中,李斯婧要求同学们以六人为一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制作出一朵樱花绣球,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互相协作,李斯婧与助教刘雨欣也分组进行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协助其完成一些比较危险的手工操作,以期在确保学生的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作品完成度。在课程的最后,李斯婧为每组同学进行拍照留存,并将优秀作品制作成流动展台在班级展示。

本系列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都表示学习到了如何减少浪费,发掘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另一部分同学则表示在手工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实操能力。
审读人:杨灵珍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