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智续文化脉络 圆梦宣恩青苗:圆梦工程系列课程开展

时间:2023-07-28 19:11    来源:信息管理学院    作者:梅莹凤 邵诗清 尹婷 聂子欣    点击:
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电商助农实践队在宣恩县椒园镇康庄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圆梦工程系列课程第一课。本次课程由电商助农实践队队员陈琳和杨焱主讲,参与人员包括康庄社区的15位小朋友、电商助农实践队指导老师陈鹏宇以及其他八位队员。本次课程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iPad等先进设备为宣恩当地未成年人介绍苗族与土家族服饰文化以及电子板绘技巧。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梅莹凤 邵诗清 尹婷 聂子欣)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电商助农实践队在宣恩县椒园镇康庄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圆梦工程系列课程第一课。本次课程由电商助农实践队队员陈琳和杨焱主讲,参与人员包括康庄社区的15位小朋友、电商助农实践队指导老师陈鹏宇以及其他八位队员。本次课程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iPad等先进设备为宣恩当地未成年人介绍苗族与土家族服饰文化以及电子板绘技巧。



课程伊始,陈鹏宇首先向到场的小朋友们强调本次课程的意义。他提到,科技的意义在于改变教育的广度。本课程结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用新奇的授课方式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带来传统文化课程,帮助小朋友们体验数字化教学方式的便利,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恩施州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不仅是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索电子板绘,绘出民族风采”,陈琳以苗族、土家族服饰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服饰实物和数字化电子板绘技术,向现场的小朋友们介绍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带领小朋友们绘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图样。



动画是小朋友们最为熟悉的媒介形式之一,容易吸引小朋友的视觉和听觉注意力,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和信息。“让传统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杨焱用简单的动画制作技巧,帮助小朋友们将之前绘制的图样做成简单的动画,进一步加深了小朋友们对传统服饰的记忆,丰富小朋友们的课堂体验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电商助农实践队“圆梦工程”系列课程的第一节课旨在帮助宣恩当地农村未成年人初步体验数字化技术的便利,让农村未成年人在开拓视野的同时感受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接下来,电商助农实践队将继续开展“圆梦工程”后续音乐、编程、摄影课程,以帮助农村未成年人更好地成长,为乡村振兴培育新生力量。


审读人:王涛    肖丽霞



编辑:华青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