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家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0日至7月28日,心火武汉推普实践队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推普系列实践活动。

7月12日和7月19日,心火武汉推普实践队分别在蔡甸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声调训练》素质课和《小英雄雨来》红色系列推普课程。实践队成员结合普通话训练技巧,从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进行指导,通过多样且易于理解的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在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队员们针对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语文基础与年龄特点提前备课,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队队员、普通话一级乙等获得者付晨萱从四声的角度为学生们介绍了四种声调的标准读法,纠正了学生们发音不全、发音错位的问题。付晨萱还通过诵读经典和发声练习等,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美的种子。

在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实践队队长、普通话一级乙等获得者高慧敏带来了《小英雄雨来》的素质课。学生们通过学习雨来的故事,激发了学好普通话的热情。随后,高慧敏带领学生练习口部操,学习顶舌、打牙关、撅唇、双唇打响等动作,锻炼了同学们口腔的灵活度。通过练习多音字词的发音,学生们在一次次积极尝试中巩固发音技巧,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方式,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系列推普课程的开展,增加了当地青少年们学习、练习普通话的机会,有助于其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方式。

7月26日,心火武汉推普实践队于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训练,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诵读活动的参与人员。朗诵篇目包括《满江红》《沁园春·雪》等文学名篇。学生们通过诗词寄托感情,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7月28日,实践队联合蔡甸区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举办了“演红色话剧,庆盛世华章”红色话剧展演系列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加强学生们的普通话训练,与学生共同修改、确定话剧剧本,并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话剧参演人员。话剧展演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讲述了抗日小英雄雨来与鬼子智谋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智慧的爱国小英雄,赞颂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在三周里,通过开展系列素质课程、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红色话剧展演活动的开展,实践队队员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普通话实际情况,结合普通话练习技巧和具体情境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普通话发音训练。
据悉,该实践队队员主要由文学院学生组成,龙王庙青少年空间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街社区青少年空间是蔡甸团区委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的“青力缔造”结对对象。下一步,蔡甸团区委将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加强联系,链接资源,继续构筑校地协同的育人平台,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青年力量,助力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审读人:倪菁 李红雷 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