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宋晓静 叶如梦)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科技创新思维、提高其科学素养,同时打造“图形化编程+科普”系列精品课程、探索科技馆课程开发新路径、推进馆校合作,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科技馆分队于7月29日至30日赴湖北省科技馆开展了《节约用水小游戏》与《有趣的食物链》图形化编程课程讲解。本次活动由实践队成员张安雪、莫定英、叶如梦、宋晓静先后担任主讲人,并轮流担任助教,来自湖北省各地的64名9到15岁的学生参与活动。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伴随着一个谜语映入眼帘,主讲人张安雪和宋晓静开始了《节约用水小游戏》的课程讲解。从水的基本知识,到我国水资源现状,再到节约用水的方法,两位主讲人耐心讲解,循序渐进,引出本课主题——节约用水小游戏。
在正式制作游戏前,两位主讲人向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编程界面,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为接下来的编程打下了良好基础。随后,两位主讲人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了删除角色、选择背景、添加角色、角色编程等六个任务。一款有趣且富有意义的节约用水小游戏在学生手下“诞生”。在学生与主讲人的积极互动中,课堂衔接自然,环环递进,学生们都乐在其中。

在《有趣的食物链》的课程讲解中,主讲人莫定英和叶如梦先用两个有趣的谜语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为本节课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氛围。随后,两位主讲人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趣味的小游戏,讲解了食物链的概念及其特点,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感受科学的奥妙。两位主讲人向学生们展示了用编程软件制作的食物链,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并带领学生们借助编程软件完成了“食物链”的制作。最后,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屏幕上的编程效果生动地展示着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伴随着这两天图形化编程课程的讲解,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智远同心实践队科技馆分队的成员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她们利用科技馆的资源和条件,营造了更具互动性、趣味性、探究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这一积极探索与创新的举措,将为科学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青少年打开更广阔的科学世界。
审读人:陈晓宇 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