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林钰铭)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环保意识培养的号召,增强青少年实验动手能力,7月12日下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科技馆队(以下简称科技馆队)在湖北省科技馆山水野趣吧场馆内开展了特色课程“污水处理小能手”。科技馆队队员林钰铭担任主讲人。
林钰铭以趣味游戏——“污水与纯净水的分类大挑战”开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认识了污水的概念,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内容的好奇。随后,林钰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污水的定义、分类以及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过滤与沉淀在污水处理中的关键作用,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图1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
随着课程的深入,林钰铭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污水的污染源、水污染的危害等现实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展现出其对生活环境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对污水问题的科学认知,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图2 林钰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神奇的污水处理”板块中,林钰铭设计了沉淀实验和过滤实验,让学生们亲手操作,仔细观察污水变清水的实验现象。在沉淀实验中,学生们通过观察泥沙与糖的区别,理解了去除杂质和沉淀的基本原理;在过滤实验中,他们利用简单的材料——两个烧杯和一张纸巾,成功地将污水过滤成清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了毛细现象的奇妙。此外,林钰铭还设计了对照实验,让学生们探究不同过滤材料对污水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过滤原理的理解。

图3 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实验,他们不仅学到了污水处理的知识,还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和魅力。

图4 学生分享实验体会
课程尾声,林钰铭通过视频向学生们介绍了现代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并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学生通过本节课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并在亲身实验中体验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既增长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社会责任意识,收获了良好的实践体验。
本次“污水处理小能手”课程的举办,既是一次科普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有力推动了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培养。未来,科技馆队将继续完善教学设计,打磨教学内容,不断设计更多有趣、有料、有意义的科普课程和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读人:任嘉航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