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赵秀然 李高美)为深入考察武汉市非国有博物馆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可持续发展机制,7月12日,历史文化学院文博新语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文博新语队”)前往武汉市红巷博物馆群,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贡献青年力量。
红巷寻迹,铭记党史
红巷博物馆群位于武汉市著名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邻近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内有贞元博物馆、武汉市江城印象民俗博物馆、奇石博物馆、古今堂博物展馆、瓷器馆等博物馆展览馆共11个。红巷博物馆群目前是湖北省内非国有博物馆展览馆最多的群落,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与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团队成员们一踏入这片文化沃土,便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加强理论进修,明晰青年使命,文博新语队首先前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实地参观使大家加深了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认识与崇尚,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记忆转化为工作和学习中的强大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次暑期实践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1:武汉革命博物馆外合照)
红巷观览,博物群辉
成员们在红巷博物馆群的各个博物馆展厅中穿梭,对所藏文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学习,进一步剥茧抽丝,希望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来了解非国有博物馆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轨迹。从古代的陶瓷到近代的书画,从历史文献到民间工艺品,成员们对博物馆的展览布局、藏品保护和教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武汉作为老牌文化城市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定位。

(图2:红巷博物馆群展览参观)
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渐进入尾声,文博新语队的成员们有深刻的感悟。马馨曼表示:“走进红巷博物馆群,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那些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展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我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注与热爱。”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方向的许清琳则表示:“与博物馆主理人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分享了博物馆的运营经验和未来规划,更传递了一种对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决心。”

(图3:红巷博物馆外团队合照)
展望未来,文博新语队将继续关注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相关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在实践笃行中坚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在文化传承中修养己身,成长成才!
审读人:梁方勇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