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林誊 赖景康 梁智浩 王敏君)7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在E飞,云启航”实践队(以下简称E飞实践队)前往金色城市社区与大华社区,继续开展无人机知识普及等活动。在这次活动中,E飞实践队安排了图形化编程和飞行纸飞机的互动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科技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激发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编程启蒙:探索未知的代码世界
实践队队员引入“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用从简单到复杂的编程任务,来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在课堂上,实践队员示范了如何利用图形化界面拖拽组件、设定指令,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完成编程任务。学生们通过尝试不同的逻辑和指令组合,激发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程序的能力。

图1:实践队成员指导小朋友进行编程操作
动力学奥秘:翱翔天际的科学之旅
此次活动不仅聚焦于无人机内部的编程技术,还深入探讨了其翱翔天际背后的动力学奥秘,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解释了飞机如何通过空气的流动来获得升力,从而实现在空中的飞行。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空气动力学的魅力。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提问,对无人机的飞行原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动力学原理来改进自己的纸飞机设计,使其飞得更远、更稳定。

图2:实践队成员讲解动力学奥秘
创意飞扬:纸飞机梦想的自由舞台
为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对飞行原理的理解,志愿者们组织了纸飞机制作环节。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制作世界上飞行距离最远的“苏珊”纸飞机,并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纸飞机增添了个性化的设计元素。在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共同欢呼声中,这些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纸飞机被一一放飞。这一幕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是对孩子们创造力的最好诠释。

图3:小朋友们共同放飞纸飞机
此次无人机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儿童对编程的兴趣与热爱,还培养了他们对无人机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未来,E飞实践队将持续探索教育与学科相融合的新形式,推动青少年教育发展,为培养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奠定坚实基础。
审读人:庄甲鹏 肖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