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陈琦帆)为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打造拼搭实验探究新体验,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科技馆队(以下简称科技馆队)于7月17日下午在湖北省科技馆开展了智趣拼搭特色课程。本次课程主题为“起重机——定滑轮的妙用”,共有16名青少年参与课程,科技馆队成员陈琦帆担任主讲人。
课程伊始,陈琦帆从“升国旗”这一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抛出问题:“为什么国旗上升的方向和拉绳子的方向不同?”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纷纷分享自己升国旗或观看升国旗的经历和体会,大多数学生认为绳子的运动轨迹有所变化。陈琦帆顺势引出国旗顶端的“奥秘”——定滑轮,带领学生认识定滑轮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图1 学生分享升国旗的经历
根据前面所学国旗的例子,同学们很快总结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对定滑轮是否改变力的大小却有不一样的看法。由此,陈琦帆提出采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在她的引导下,同学们拼搭出简单的定滑轮模型,并运用重物与绳子,亲自实践观察较轻的物体是否能借助定滑轮拉动较重的物体。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理解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特点。

图2 陈琦帆演示定滑轮拉动物体
接下来,课程进入关键环节。陈琦帆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小威奇套装中的积木用法和拼搭目标。同学们按照助教老师发放的指导手册开始拼搭起重机,感受定滑轮在起重机中的作用。在作品展示阶段,不少同学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动手能力,比如使用多个齿轮互相耦合实现起重机“边走边吊起重物”的“自动化”功能等。陈琦帆也为每一位成功完成拼搭任务的同学颁发了奖励小贴纸,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有趣的滑轮现象。

图3 陈琦帆协助学生拼搭
本次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创”中学,增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自主性、体验感。学生们在探索中收获了宝贵的学习经历,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生活的观察、提高了对力学的学习兴趣。科技馆队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服务全省儿童科技创新、助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