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古韵今风 非遗熠烁: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开展非遗专题活动

时间:2024-07-22 18:03    来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作者:郑卓雅 余淑贤 余硕果    点击:
7月14日至7月17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豫’见非遗,筑梦未来”河南队在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中心小学为四年级的孩子们策划了一系列非遗专题活动,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郑卓雅 余淑贤 余硕果)7月14日至7月17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豫’见非遗,筑梦未来”河南队在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中心小学为四年级的孩子们策划了一系列非遗专题活动,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图1:非遗文化讲授


实践队队员余淑贤解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历史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她带领孩子们浏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利用网站的丰富资源,引导孩子们感受中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她的讲解,孩子们得以深入了解那些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以及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实践队队员郑卓雅以生动而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河南地区的四大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打铁花、嵩山少林寺功夫与汴绣,并通过视频的形式演绎了它们的辉煌历史与传承故事,让孩子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河南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


图2:标志性非遗讲解


实践队队员余硕果和胡升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豫剧实践课。她们用简短而有趣的小故事介绍了豫剧中的经典角色——生、旦、净、丑,还展示了一系列相关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每张图片中对应的豫剧角色,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引领,加深了孩子们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实践队队员们还设置了脸谱绘画环节,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空白的脸谱模板。在实践队队员们的指导下,学生们拿起画笔,发挥想象力,将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各式各样的图案巧妙融合,创造出了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豫剧脸谱作品。


图片3:脸谱绘画


本次非遗专题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非遗世界的大门,不仅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图片4:合影


展望未来,实践队期待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让孩子们肩负起身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的责任,让非遗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 周平红





编辑:周佳润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