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吃软不吃硬:智远同心科技馆队带你探秘非牛顿流体

时间:2024-07-20 19:54    来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作者:向思颖    点击:
为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带领青少年走进非牛顿流体的神秘世界、体验科学的魅力,7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科技馆队(以下简称“科技馆队”)在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开展了“揭秘非牛顿流体——‘吃软不吃硬’的神奇物质”课程。该课程由科技馆队队员向思颖主讲,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并验证科学理论。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向思颖)为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带领青少年走进非牛顿流体的神秘世界、体验科学的魅力,7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科技馆队(以下简称“科技馆队”)在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开展了“揭秘非牛顿流体——‘吃软不吃硬’的神奇物质”课程。该课程由科技馆队队员向思颖主讲,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并验证科学理论。



课程伊始,向思颖以中国传统功夫剧中的“轻功水上漂”为导入,并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创造一种‘轻功’效果呢?”接着,向思颖引出了本次物理科普实验的内容——非牛顿流体。


(图1-队员向思颖进行实验演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随着课堂渐入佳境,向思颖简明扼要地讲解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之间的区别以及非牛顿流体的特征及原理。紧接着,向思颖现场分别对水和非牛顿流体进行搅拌和敲打,让学生观察两个实验现象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图2-学生动手实践制作非牛顿流体)


课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开始自主动手制作玉米淀粉非牛顿流体——先倒入三比例的玉米淀粉,再慢慢加入一比例的水。在老师的仔细指导和同学们的细心操作下,同学们们都成功地收获了一份标准的非牛顿流体。接着,学生们利用自己制作的非牛顿流体体验这种神奇流体的特性。不少同学发现,当他们用搅拌棒轻轻触碰混合物时,混合物像液体一样柔软;但当他们用力捶打时,发现它像固体一样坚硬。这种奇特的现象让学生们惊叹不已,纷纷表示对科学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完成第一个实验操作后,向思颖利用电钻现场演示非牛顿流体的爬杆效应。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非牛顿流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随后,老师演示了非牛顿流体的无管侧吸效应,并与水进行了对比。学生认真观察二者的不同,并利用自己调配的非牛顿流体进行无管侧吸效应实验,感受水和非牛顿流体的区别。



课程逐渐接近尾声。向思颖在课程总结环节中列举了生活中的非牛顿流体,让学生了解到非牛顿流体无处不在,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非牛顿流体来为人类带来便利,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向思颖还为学生拓展了非牛顿流体——泥石流的危害,引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非牛顿流体。



本次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非牛顿流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还教会了他们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学生们纷纷表示,这门课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科技馆队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科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探索中发现自我、爱上科学。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


编辑:李宥锜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