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李诗妍)为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深度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7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科技馆队(以下简称“科技馆队”)于湖北省科技馆开展了智趣拼搭特色课程,本次课程主题为“往复小摆钟——探秘时间律动”课程,共有16位学生参与课程,科技馆队成员李诗妍担任主讲人。
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分为理论讲授与拼搭实践两大模块,旨在通过趣味横生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在理论讲授模块,李诗妍以学生们熟知的时、分、秒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计时工具的思考,并娓娓道来时钟的发展历程。随后,她利用动画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单摆的构造及其科学原理,并通过“摆的等时性”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接着,课程深入摆钟的核心部件——擒纵机构,李诗妍借助生动详细的视频资料和实物模型,细致讲解这一复杂机械结构,为学生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图1 李诗妍为学生展示“摆的等时性”小实验
在拼搭实践模块,李诗妍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摆钟模型的结构,并系统讲解了积木之间的拼搭技巧与方法。随后,她分发拼搭手册,引导他们根据所学知识拼搭小摆钟。在学生动手拼搭的过程中,李诗妍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进展,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小摆钟的拼搭。

图2 李诗妍协助学生拼搭
所有学生都成功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摆钟作品,并加入动力马达让摆钟“活”起来,展现出无限的创意与想象力。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保证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图3 学生自主拼搭小摆钟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摆钟的计时原理与机械结构知识,更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实践能力、空间想象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一位同学说:“以前只觉得时钟是生活的必需品,现在才知道它背后藏着这么多的奥秘。”
此次小摆钟拼搭课程,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更是一次激发学生探索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未来,科技馆队将继续秉持“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为更多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助力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审读人: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