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陈慧 钱再雨)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考察足迹,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7月15日至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4名本科生组成的“在E农,耕新篇”实践队前往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启动大会 调研先行
7月15日,实践队访问峒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感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仪式伊始,实践队指导老师肖克对峒山村的支持表达感谢,并指出此次实践是青年学子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宝贵契机。峒山村村委会委员谷利专对E农实践队表示欢迎,期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随后,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图1 进行授牌仪式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在峒山村进行智慧农业调研,发放问卷,覆盖不同村民群体。调研发现,多数村民认可智慧农业的助益,但也有部分表达了对成本和效果的担忧。总体而言,智慧农业有效缓解劳动力外流问题,为峒山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践队还通过与谷利专、峒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志勇等基层干部进行访谈,学习城乡一体化经验。李志勇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概念及峒山村的变革,强调满足村民需求、提升幸福感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谷利专讲述了峒山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进展,并提及打造村品牌、服务人民的长远规划。

图2 实践队副队长夏嘉蔓和队员钱再雨在采访峒山村副书记李勇军
农科交融 智绘乡村梦
7月17日,实践队为峒山村村民开展以“智慧农业,共谋发展”为主题的讲座,为村民加深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理解,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同日,实践队在峒山村学堂面向青少年开展物联网知识讲座,进行深入浅出的物联网教学。学生亲手实操,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的魅力,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寻领袖足迹 绘乡村新颜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调研峒山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社区服务中心、垃圾处理站和秸秆气化基地,了解乡村环保技术,感受社会服务的革新发展。随后,实践队在田间博物馆传承农耕魂、守望乡土情,于老时光记忆馆看时代变迁、与历史对话,在百亩荷香园领略田园之美,体会乡村振兴之意。

图3 E农实践队在田间博物馆合影
纸鸢轻扬 匠心传承
实践队深入峒山村手工作坊体验馆,学习风筝制作。队员专注投入,从选择风筝骨架、绘制图案到粘贴风筝纸,与当地手工艺人交流,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一笔一划勾勒千姿,一纸一线承载厚情。这次体验不仅传承了技艺,更让队员深刻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价值。

图4 E农实践队在手工作坊体验馆合影
青春足迹踏峒山,传承文化悟发展。5天峒山实践之旅,实践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青春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祖国乡村振兴事业中。未来,实践队将不断在实践中感知时代脉搏,为乡村振兴贡献计算机学子的青春智慧。
审读人:庄甲鹏 肖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