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刘腾飞)7月26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凹嘎村“烛光夏令营”支教活动迎来了第七天的课程。为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给孩子们带去关爱和乐趣,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聆杉实践队(以下简称“聆杉实践队”)为学生们准备了走近科学等课程,并开设了音乐社、科学社、手工社等社团。
“如果你半夜起床,发现屋子的灯是开着的,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队员赵佳音用一个问题开启了走近科学的课堂。她先是通过引入具体情境,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应对方法,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向他们介绍验证假设的科学方法。紧接着,赵佳音播放了揭秘“灵异事件”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当真相揭露,学生们得知诡异亮灯的原因是接触不良时,科学理性的精神便深入人心。
在科学社团的活动中,队员王詹子杭、卢知遥和刘腾飞带领学生进行了“法老之蛇”“火龙卷”“面粉爆炸”等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学生不仅能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物理等科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更能深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图1 科学课堂上学生体会实验
手工社的同学们在队员黄玉果、黄榆景和赵佳音的引导下,分组讨论通过改变机翼的宽窄、长短或角度,调整机尾的形状,甚至加入装饰元素等方式实现创新,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纸飞机。纸飞机腾空而起,整个操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纯真的快乐。

图2 聆杉实践队队员和同学们一起放飞纸飞机
合唱社同学们围坐在教室里,在队员邱丽华和吴伊涵的带领下,大家齐唱《小白船》,老师鼓励同学们要用心去感受歌曲中的意境与情感,将自己融入到歌曲之中,用歌声去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想法。

图3 音乐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歌
了解理性思维,感悟科学精神,探究真实自我,学习团队协作。随着教育理念的日益进步,凹嘎村儿童之家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创新教育模式,成功开设了科学社、合唱社、手工社等社团,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接下来的支教过程中,聆杉实践队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的特色课程,进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同学们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审读人:丁玉斌 温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