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卢雯婷 陈志超)7月21日—7月31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百所观察”实践队踏上了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的实践之旅。在此次“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中,华中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响应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的号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为兴山县送去了知识和温暖。
“托”起你的暑假
在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的志愿者们,为峡口镇的孩子们引入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与教育资源。模拟法庭、法治教育、红色教育、禁毒宣传、安全自护等兴趣课程,不仅充分展现了志愿者们的专业特长,也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其全面发展。此外,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使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便于孩子们深入理解与掌握。每日活动之余,还安排了专门的时段用于辅导孩子们的课后作业,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确保每位孩子都能跟上学习步伐,享受学习的乐趣。

图一:志愿者与峡口镇小学小朋友合照
共话乡村振兴
为学习了解乡村振兴经验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队以峡口镇为据点,于7月22日—25日分别前往峡口镇、水月寺镇、高桥乡等地围绕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人才引进等开展实地调研,同时开展乡村振兴、金融知识、反诈骗等主题宣讲及系列普法活动。在深入兴山县各乡镇农村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加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与深刻内涵。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总结出“一个合作、一个特色、两个建设、一个引进”的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图二:志愿者与岩岭村书记合照
助力基层法治发展
在深入兴山县调研期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并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期间,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古夫镇司法所、昭君镇司法所和峡口镇司法所,开展“百所观察”调研活动,同时,前往峡口镇人民法庭调研。实践队围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法治体系、基层法治建设等工作对各司法所进行调研,以此扩充“百所观察”项目数据库,同时为当地法治建设的发展及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贡献青年力量。

图三:志愿者与昭君司法所工作人员合照
法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百所观察”实践深入兴山县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兴山县有关单位和村民的高度评价。青年学子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既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文明薪火的传递,也是一场心灵深处的觉醒与青春价值的锻造。它让青年学生跨越了象牙塔的边界,深化了对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的认知,强化了作为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华师青年正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深深植根于乡土与民众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