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科普进校园 守护水资源:恩施建始队开展水循环科普课

时间:2024-08-06 16:15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俞玲珑    点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8月2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恩施建始队队员王蓉卿为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一、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们讲授了《水循环》课程,帮助学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俞玲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8月2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恩施建始队队员王蓉卿为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一、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们讲授了《水循环》课程,帮助学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



课程伊始,王蓉卿向同学们展示了清江的图片,而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从何而来。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同学们认真思考,最终讨论出了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接下来,王蓉卿播放了一段绘本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和简单通俗的语言向同学们展示了小水滴“叮叮”的旅行。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水滴“叮叮”出现过的多种形态,纷纷踊跃发言,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活跃的思维,他们的表现也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与赞赏。


王蓉卿与学生互动


王蓉卿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在通过绘本和视频引入课程内容后,她于手工与绘画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动手动脑,在教室中感受自然的伟力。在同学们理解了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后,王蓉卿展示了地球水循环的过程图,并针对图上的各个过程逐一做出解释。同学们积极提问,与教师一同探讨。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在课程的结尾,同学们共同制作了观察水循环的简易装置,将绘画和手工相结合,亲手制作并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在老师们的协助下,同学们将水循环装置贴到户外的栏杆上,利用太阳光线照射模拟水循环过程。同学们还积极与授课老师探讨与水循环相关的问题,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这也帮助同学们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手工制作成果展示


本节科普课程,学生们通过手工活动,直观理解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与原理。课后,同学们对本堂课给予了高度好评,表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接下来,科普队队员将认真总结本次课程的优缺点,精心打磨科普课程,为红岩寺镇民族小学各年龄段的同学带来更多丰富有趣的课程,并进一步践行“有温度的教育”,以爱为基石,以科普为桥梁,帮助学生塑造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


审读人:姚珂 徐晨阳


编辑:黄丝语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