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数智赋能 乡村文兴:华中师范大学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

时间:2024-08-31 19:10    来源: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作者:赵琳 张霞 王照宇    点击:
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推动乡村振兴,7月18日至8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智创乡村”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多个街道社区、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开展了以“推进数智融合,焕发乡村新活力”为主题的系列调研活动,旨在以科技赋能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智化”转型,实现多主体价值共创。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赵琳 张霞 王照宇)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推动乡村振兴,7月18日至8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智创乡村”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多个街道社区、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开展了以“推进数智融合,焕发乡村新活力”为主题的系列调研活动,旨在以科技赋能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智化”转型,实现多主体价值共创。


图1 调研队参观中国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


在《“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及《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文化站纷纷尝试引入数字化技术以提升服务效能,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利用好“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通过价值共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转型发展,是全国乡村社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智创乡村”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聚焦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数智化”转型,深入走访调研邹岗镇文化站、赤马港街道文化站、奓山街道文化站、花园镇文化站、赵李桥镇文化站,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全面深入了解乡村公共文化站建设现状、数字化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图2 调研队使用孝昌县邹岗镇文化站内的数字化设备


每到一处,团队成员都深入细致地考察文化站的各项情况,并通过亲自体验数字化设备,如电子阅读终端、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等,详细记录数字化技术在促进文化传播、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潜在价值。在访谈环节中,团队不仅与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文化站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还广泛接触村民与志愿者,倾听他们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真实需求和改进建议。村民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文化站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相关经历,同时也在访谈中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图3 调研队与赤壁市赤马港街道志愿者进行深入访谈


在梳理问题与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提出了构建数字化平台的建议,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将社区居民、志愿者、文化站等多方力量联系在一起,实现文化活动的“在线点单”、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信息的即时传递,让平台发挥连接可居乡村的作用,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实现价值共创。


图4 调研队与孝昌县邹岗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合照


“美丽乡村,共同缔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公共文化站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建设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次调研之旅中,成员们不仅发现了部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站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为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志愿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相信未来的乡村将会因“数智融合”而更加充满活力与希望。


审读人:连海江 秦曰涵

编辑:蒙明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