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李欣雨)“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做自己就好。”大学三年的生活匆匆而过,无数的磨练与成长造就了今天的刘心雨。即使已经光芒四射,足够耀眼,刘心雨依旧不骄不躁,自始至终将“做最好的自己”奉为人生真谛。
刘心雨,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统计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获评2022-2023年度校长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际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大学期间,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博雅金桂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现已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

夯实基础 学以致用
在学习方面,刘心雨强调大一首次接触线代与数分,一定要专心将这两门专业课的基础打牢,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也强调了复盘与总结的重要性。她并不做太多的习题,一般只做老师布置的习题,但大学三年的学分绩仍旧一直排名专业第一,这得益于她基础的牢固及经常复盘和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她做事从不拖延,会在当天内将所学的知识点全部整理完毕,周末的时间往往用于准备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事情。
刘心雨认为,单单学习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的。在闲暇之余,她总是会利用计算机等工具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她会去学习编程等技能,不仅收获了成就感,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从容以对 自信不疑
当提及为什么选择统计学专业时,刘心雨笑着说道自己其实是被调剂到统计学专业的,但她从容学了下去。慢慢的她发现,这个专业很对自己的胃口。在学习的过程中,她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学是一个真正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学科,与其称统计学为一门学科,刘心雨更倾向于称它为一个工具。她认为我们可以用统计学去做更多有意义的研究。

大二时,刘心雨发现自己的履历十分空白,当她看到年级群里发出的有关国家数学竞赛的信息,她萌生了参加的想法。在准备的不充分的情况下,她迈上了数学竞赛的赛场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深深地鼓励了她,也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实力。从此之后,她勇敢地迈向了更多的赛场,自信不疑也成为了刘心雨的代名词。
拥抱工作 劳逸结合
社会实践方面,刘心雨在大一时期参加了校媒体组织华大青年,担任专访组记者,写稿的过程极锻炼了她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文采,被她采访过的学长学姐们的经历也给了她很多的启示。大二时,她担任了论丛的编辑部部委,审稿的过程提高了她的细心程度,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也来源于此。

在刘心雨眼里,学习并非她生活的全部。她热爱运动,每天都要跑步40分钟,偶尔也会去打羽毛球和乒乓球。除此以外,她也会追剧,看悬疑电影,或是和舍友一起吃喝玩乐来适当放松一下自己。
勇于探索 做好自己
刘心雨认为大学一定要学着去探索,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这样才会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她提到自己大学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很晚才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她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够不被传统观念里的“优秀”所束缚,在她看来,只要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能够坚持下来,认真做好自己,就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长路漫漫,未来可期。”于刘心雨而言,大学是忙碌而充实的。山虽曲折,但总是朝顶部延伸。她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持续迈向更好的自己。她成为了自己的“人生强者”,而她的精神也将会鼓励数统学院的学子们成为真正的“人生强者”。
审读人:田俊 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