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统

数统学院举行第四届“3·14”数学文化月闭幕式暨数学文化专题讲座

时间:2025-04-18 00:23    来源: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作者:杨雅妍 程欣    点击:
4月16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四届“3·14”数学文化月闭幕式暨《数学之美——从尺规作图谈起》数学文化专题讲座于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刁,校团委书记苏晓刚,科技处处长张本威,本科生院副院长李静,数统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专业教师出席本次闭幕式。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交换生、数统学院本研学生代表到场参会。闭幕式由数统学院党委书记刘成竹主持。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杨雅妍 程欣) 4月16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四届“3·14”数学文化月闭幕式暨《数学之美——从尺规作图谈起》数学文化专题讲座于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刁,校团委书记苏晓刚,科技处处长张本威,本科生院副院长李静,数统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专业教师出席本次闭幕式。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交换生、数统学院本研学生代表到场参会。闭幕式由数统学院党委书记刘成竹主持。

刘成竹从数学文化与知识讲授、数学文化与美育实践、数学文化与学科竞赛、数学文化与非遗传承四大板块对第四届“3·14”数学文化月进行总结,着重阐释数学文化月“以数启智、以美育人”的核心理念。他表示,数学文化月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数学文化体验场景,有效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浸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数学人才提供了创新平台。

玛丽娜作为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交换生代表分享了她的数学探索之旅。在数学文化月系列活动中,她参与非遗油纸伞和灯笼的制作,体验数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她特别提及在宜昌第六中学为八年级学生设计的“代数几何桥梁课”,以动态函数图像演绎传统建筑榫卯结构,这段经历让她体会到数学作为无国界语言的巨大魅力。在随后播放的选手风采展视频中,同学们分享自己参与本次数学文化月系列活动的创作灵感和活动感受。李刁、苏晓刚、张本威、李静、郑高峰、郭玉劲、杨可军先后为获奖学生代表及留学生代表颁奖。

彭双阶以《数学之美--从尺规作图谈起》为题开展数学文化专题讲座。他从尺规作图的渊源和简单的尺规作图问题谈起,引出高斯十九岁时成功解出正十七边形这一世纪难题。年轻的高斯凭借着非凡的勇气、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钻研精神,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数学路径。这不仅是数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创新精神与坚定信念的胜利。

随后,彭双阶深入解读著名的“三大不能作图”问题。伽罗瓦在极为短暂的生命中,始终执着于数学研究,开创“伽罗瓦理论”为证明“三大不能作图”问题提供关键的理论支撑。他对真理的无畏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成为数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通过讲述高斯与伽罗瓦的故事,带领同学们体会数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和数学逻辑的缜密严谨,更将数学探索与人生追求紧密相连。数学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源自科学家们面对未知的果敢、遭受挫折的坚韧以及矢志不渝的坚守。彭双阶激励广大青年师生在数学文化的海洋中勇立潮头,向着真理的彼岸奋勇前行,用智慧与勇气书写新时代的科学华章。

“3·14”数学文化月作为数统学院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学为桥连接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展现了我院师生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打造数学文化月品牌建设,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向学术活动,构建学科育人、学术育人、学者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汇聚更多爱好数学的师生共同扎根学术沃土,投身育己与育人实践,耕耘数学学科的育人硕果。

审读人:杨可军 林诗芸

编辑:秦佳霖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