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时空

任尔东西南北风

时间:2014-10-09 22:32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秦芳婷    点击:
外公话音刚落,整个客厅都零度安静下来。外公没好气地叹了一口气,用手撑着座椅扶手缓缓起身,站直后便一步一步慢慢走向书房。阿竹偷偷目送着外公,他高大的身影下走路的姿势永远都带着停顿符。
  
  二十天的新兵营体验结束后,阿竹穿着绿油油的迷彩服,拖着大桶小盆以及各种七零八落的生活用品笑眯眯出现在家人面前时,她妈妈心疼又好笑地说:“你是不是盘算着要嫁给卖炭翁啊,整个人都成小煤球了。”阿竹随意地用衣袖擦了擦满是汗渍的油脸,还没来得及反驳,旁边本在默默品茶静而不语的外公倒突然雷厉风行中气十足地开口:“才黑了一点就敢称是‘小煤球’?说出来都被笑话。才去三个星期,我还嫌时间少呢!”


  外公话音刚落,整个客厅都零度安静下来。外公没好气地叹了一口气,用手撑着座椅扶手缓缓起身,站直后便一步一步慢慢走向书房。阿竹偷偷目送着外公,他高大的身影下走路的姿势永远都带着停顿符。外公的左脚以前受过伤,这导致他的左脚落下了旧疾,走路的时候总都会有些不方便。尽管如此,在阿竹看来外公的背影依旧伟岸正直。或许外公走路的速度并不快,可他的每一步都坚毅有力。


  阿竹喜欢用“笃定”来形容外公,她总觉得这个词比“坚定”多了一份淡然,比“笃行”多了一份坚持。其实,这次她参加新兵营的暑期体验也完全是外公一手推进的。他老人家在家里宣布要送外孙女去部队里生活几天,全家人都不言而喻地明白外公的用意。当然,全家人里面,肯定也包括阿竹。


  回来后的第二天,阿竹很自觉地早起去书房练习书法。将香皂似的墨块放进砚台里,浇上清水,阿竹熟练地磨起墨来。待墨块化成墨汁,阿竹从竹筒里抽出专属于自己的狼毫笔,蘸上墨汁,对着桌面上摊开的书页一笔一划认真地写起字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是《诗经》中的一首歌谣,名叫《淇奥》。阿竹以前读过,依稀记得这是借由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三个特点来赞扬君子高风亮节的品德。外公就常常告诉她,她要像她的名字一样。年幼时阿竹不是很明白,以为外公是要她和竹子一样,要养成昂首挺胸,挺直腰身的站姿。长大后她才渐渐明白外公的寄寓。正因如此,去部队的事,她没有说一个“不”字。


  从小,阿竹就知道外公很喜欢竹子,家里后院里一直种有富贵竹、莲花竹等等各式各样的家养翠竹。阿竹是在认竹类、写竹笔、吹竹笛的环境下长大的。也算不辜负她就叫“阿竹”这个名字了。阿竹写完了《淇奥》,晃晃脑袋的时候不经意瞥到宽敞的书桌一侧铺展着一幅水墨画。好像是新作的,阿竹走过去仔细地打量。柔韧的生宣纸上深蕴的水墨已翩翩起舞勾勒了一幅墨竹图,层层叠叠的竹子密密连成一片,但每一根都可细细分辨其身姿。纤长摇曳的竹叶是墨竹坚韧的象征——纵使狂风再大,倔强不屈的自己也绝不低头。画上右侧同样也誊写着《淇奥》中的诗句,应是外公昨晚所作,而桌上的《诗经》则刚好摊开在这首歌谣的那一页。


  阿竹这一生最先学会的不是写铅笔字,而是毛笔字。在和其他同学相比的情况下,她是从古风里走出来的才女,可和外公比,她只能是一个战五渣。外公的字永远比她有故事,有灵魂,哪怕是在这生宣纸上书写。生宣纸适合作水墨画,却不大适合用来书写,因为它的艰涩性很容易导致书写过程中产生阻力,每写一笔似乎都要与之对抗几分方能完成笔顺,而要写好漂亮苍劲的字那更是难上加难。阿竹的字徒有外在,骨子里的节气仍旧差了一大截。外公所写的“切、磋、琢、磨”干练遒劲却又不失深邃静默,“瑟”字端正庄重,“赫”字夺人眼球,“喧”字仪表堂堂……外公笔下的字仿佛都有了生命,光是从它的外表就能读出它背后的深意。


  阿竹小心翼翼地放好画卷,静心养性了一会儿,又重新提起笔写《淇奥》。房门的把手转了转,阿竹回头对上外公略有惊讶的眼神,“今天起那么早,看来部队的生活还是挺有效的啊。”阿竹吐吐舌头,讨好地跑到茶桌旁给外公倒了一杯热茶,下定决心地慎重开口,“外公,我还想再学画墨竹。”


  老爷子顿了顿,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这次准备学几天后又放弃?”


  的确,阿竹会认竹类、吹竹笛、写竹笔,唯独不会画墨竹。她不是没有画过,只是学不过几天就没了耐心。掌握绘画的精髓实在太难,她学来学去都像在小孩子涂鸦一样,闹脾气地说不学了,这一耽搁就耽搁到了她上大学。


  “到我快超过您的时候放弃。”阿竹鬼马地接了一句,“放心吧外公,第一的位子我会留给您的。”


  “那你有本事就画给我看看!”


  答应了就有希望,阿竹高兴地收拾好笔墨纸砚,乖巧地站在一旁墨砚。


  “古人云‘胸有成竹’,要的不单单是对竹子形象的把握,更要有竹子那股精神。唯唯诺诺,患得患失是画不出竹子的风骨的。你在新兵营里体验过,应该清楚这个词的重要性。”阿竹点点头,那个时候,她刚进部队,每天下午都有障碍跑,而她最怕的就是走独木桥。一冲上桥端她就害怕,总感觉自己晕乎乎的,脚下走着虚步。久而久之,她有了心理障碍,那就像梦魇一样纠缠着她。教官为此没少骂她,后来是指导员带着她一遍又一遍去跑部队后面的河堤板桥,从最初的小步慢走到小步慢跑,再到最后的正常快跑。阿竹每次进步指导员都会在旁边鼓励她要有自信,过分的懦弱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


  “竹节是枝蔓枝叶依托的基础,是生死荣枯的羁绊,因此根基一定要打好。这和治国是一样的,《贞观政要》中就说过‘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你需要有这种意识存在脑海中,画的时候下笔要坚定有劲道,它的生命力方可跃然纸上。”


  阿竹的手在空气中不停地比划着,努力感受外公所说的那种情感与境界。“枝蔓是竹节的蔓延,可以丛多却忌讳杂乱。就如生活那般,我们会经历许多事情,它们或繁簇交错,或零落孤单,不管是哪一面,我们都不可乱了本心,失了心性。”听着外公的介绍,阿竹恍然大悟所谓的“人画合一”,那种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到了画中,画出来的模样虽不是自己,但画中的骨魂都是自己的故事。外公之所以能把竹子画得如此精致,那是因为他便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阿竹很敬爱又很心疼的人。


  外公在年轻的时候最初就是当兵的,他是一腔热血地准备好时刻保卫着祖国。他的信念很简单,那就是只有国家安康稳定,才能更快更好地继续发展。于是,他选择做一个守护根基的军人。或许他和军人的职业情深缘浅,在一次任务中,外公为了救战友而摔伤了左脚,落下了毛病。没多久他退役后,也就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阿竹知道外公是十分舍不得那里的,她小时候要听故事,外公只会和她说军队生活里发生的趣事,训练的难事,任务的精彩。阿竹把这定义为“执念”,而这个“执念”深深地影响到了她身上。


  “好了,你自己试着来画一幅吧。记住我对你说的话,这是根治你毛病的最好办法。”外公淡淡然地说完,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稳步地转身离开了书房。阿竹的眼眶氤氲着热气,忍了好久才提起笔,嘴里念着外公传递的教诲,“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余下的所有暑假时间,阿竹都没有停歇画墨竹。这是她第一次坚持那么久地学习画墨竹,直到离家快去学校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在挥笔而画,爸爸来催她早点休息了,她附和着却纹丝不动。“你还真和外公杠上了?要做到快超过他的境界?”


  阿竹笑了笑,“是呀,爸,我相信我可以的。”


  第二天的车开得很早,阿竹大清早就出发了。刚到学校妈妈就发来短信——外公说你真的快超过他了哦。


  阿竹浅浅地笑了,那怎么可能呢?她还差很远呢,要学习的还有很多。那幅画只能算是她目前为止画得最好的。哦,你问阿竹作画时有着怎样的“执念”?很简单,只是一句——读师范的我,开学后马上就是一名教师了。
(文\秦芳婷)


编辑:张裕培



编辑: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