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时空

绿丝带爱心驿站

时间:2013-11-19 14:33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华大青年    点击:
华中师范大学绿丝带爱心驿站(简称绿丝带)原名绿丝带义教团,是在华中师范大学校社联支持下,化学学院党委、院团委领导下成立的爱心公益类社团。社团于2008年6月组建,2008年11月正式成为校级社团。成长的日子里,在校社联的指导下,在化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支
  

 


  华中师范大学绿丝带爱心驿站(简称绿丝带)原名绿丝带义教团,是在华中师范大学校社联支持下,化学学院党委、院团委领导下成立的爱心公益类社团。社团于2008年6月组建,2008年11月正式成为校级社团。成长的日子里,在校社联的指导下,在化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支持下,社团逐渐发展壮大,组织开展了很多有特色有意义的爱心公益活动。
 

  2008年,由于5.12地震,校舍住房坍塌,9个四川灾区孩子在6月初来到武汉投靠亲戚求学,寄住在红军村。地震留下的阴影和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们的学习情况十分不理想,家长老师都十分着急。得知这个消息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领导和老师便倡导学生成立了绿丝带义教团,为来自四川灾区的孩子们补课。成立初的绿丝带以“服务教育,关爱灾区贫困生”为宗旨,长期开展支教活动,积极倡导和支持公益事业。
 

  在协会发展初期,绿丝带被评为“感动校园”最佳集体;2009年10月,社团面向全校第一次招新,招新人数达100人以上,使社团规模进一步壮大。从2008年6月社团组建至2010年6月,我们就一直关注灾区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除此之外,我们的服务对象还有:马房山中学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弟小学--新科学校学生。社团还和校社联的其它同类性质的社团合办爱心公益类活动。


  如今,绿丝带爱心驿站(2010年9月至今)总结几年来的成长历程,憧憬社团以后的发展方向,社团在校团委、挂靠的院系以及指导老师支持下,在第二任会长的组织下,经社团干部商议决定,社团今后应该走自己的特色路线,结合成立背景和社团发展方向,社团于2010年9月正式更名为“绿丝带爱心驿站”。


目前,协会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关注灾害,守护和平” 时事活动:

  这个主题活动的活动内容各异,面对发生的不同灾难,不同的民族冲突,我们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情况组织开展活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 体,我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希望,也代表着社会文化进步的方向,因此我们理应关心民族同胞们所受的灾难,理应关注世界和平问题。

2. 绿丝带—“传递希望”系列活动 ; 绿丝带—“收获梦想”系列活动 :

  这两个系列活动是绿丝带另一特色活动,“传递希望”主要是组织开展一系列奉献爱心,传递希望的公益或志愿活动。在这个物质膨胀,信仰缺失,美德渐渐无立足之地的社会浊流里,我们是中流砥柱的主力军,以爱为信仰,以“爱在华师”为基地,把爱的希望传遍校园,传遍社会,让爱的真情永驻人间,我们将以我们的行动演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收获梦想”是在这些活动进行之中或开展之后,我们相信我们收获的将不只是感动,是默契,是骨肉相连的“手足情”,更是我们心中那枚爱的种子,接受了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成长为一棵绿荫匝地的参天大树,使穿枝扶叶的行人走过,一路嗅得香花满径,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3. 其他重要活动: 

  “关注灾害、守护和平”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宣传、倡议、实践“关注灾害与守护和平”,与其他组织联合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同时为了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给社员们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社团会根据社员需要开展一些社团内部活动,如师范生技能比赛,暑期实践等。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坎坷,绿丝带爱心驿站都会始终坚持做爱心和希望的传递者,梦想的坚守者!
 
编辑: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