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硕士毕业生陈子扬捐造血干细胞 十年公益路的新起点
时间:2015-01-15 09:09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汪倬冰
点击:次
“05年到15年是我从事公益事业的第十年,今天成功捐赠了造血干细胞我认为对我而言是个新的起点”,继去年我校闫瑞“跨国捐髓”引起关注后,陈子扬成为华师第二位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华大青年讯(见习记者 汪倬冰)“05年到15年是我从事公益事业的第十年,今天成功捐赠了造血干细胞我认为对我而言是个新的起点。”1月14日早晨六点,在北京市中国人民海军总医院完成了全国第4700例、北京市第204例、北京市2015年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而捐献者是我校音乐学院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陈子扬。
你的东西能在别人身上产生作用,是件很有价值的事
陈子扬从2005年开始做公益,一直以来父母都很支持他参加公益活动,他做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红丝带志愿者等等。2009年投身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中,通过慢慢的了解,在2011年2月25日将自己的血样留在了中华骨髓库,去年5月份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捐献。”
于是他在8月份到北京市中国人民海军总医院做了高分检验,一个月后得知高分配型成功。今日早晨他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手术。从1月9日住院开始,医院每天都要为他注射动员剂,是要将他的干细胞从骨髓中分离出来,注射后的几天内他都饱受着腰部疼痛。
当被问到在时隔3年后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后是什么样的感受,他表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大学时加入骨髓库,可是多年后因为家庭、身体条件等种种原因,当时的想法就有了些动摇,捐献人反悔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我没有,我不后悔自己做这样的决定。”他认为捐献骨髓是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而这样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对他而言是种幸运。
受捐人是个只有六岁的小女孩,一张诊断书熄灭了她及她父母对生活所有的渴望。“我想她现在也应该完成了手术,我能与她配型成功真的是件很幸运的事。”因为涉及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他不能与受捐者见面,小女孩的妈妈用一封信表达了对他的感谢,“当得知素不相识的您愿意为我女儿捐赠骨髓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感激,是您的无私和伟大让我的女儿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今后我和我的家人也定以您为榜样,怀着珍惜与感恩将这份爱心持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人间的真情意。大姐全家永生难忘,祈祷好人一生平安。”
受到母校的肯定与支持,是件很幸福的事
“感谢母校的关怀,让我铭记心中,爱在华师。”当他的事迹被报道后,全校师生向他表达了敬佩与祝福,曾多次与他合作演出的万莉老师更是在手术前一天飞至北京为他加油鼓劲,之后又因为学校的期末考试连夜飞回了武汉。陈子扬表示,能在手术前收到来自全校师生的祝福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的母亲也从湖南长沙赶到北京陪在儿子身边,母亲在手术前也曾担心过儿子的身体,可是得知对方是个只有六岁的小女孩后,她坚持去支持自己的儿子做这件事。
现在的他任教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学校知道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举动后也表示支持。为此他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举动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是件很幸福的事。
继去年我校闫瑞“跨国捐髓”引起关注后,陈子扬成为华师第二位捐献造血干细胞者。被报道后他成了被大家称赞的人,可是自己却不以为然,坚持称“能做成这件事是很幸运的”。早晨才出手术室的他,为了回报大家的祝福积极配合着参访,想通过校媒向老师们、学弟学妹们报个平安,总是为别人着想的他更是他坚持要把电话回打过来。
他说在大学时,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让自己不留遗憾,可是又没什么经济实力,于是就通过自己的脑力体力去帮助别人,而工作后慢慢有了些经济实力,便开始从经济方面资助别人。公益慈善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编辑:张倩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