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社团中心讯(通讯员 杨思哲 王雪琦)5月14日上午,由校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和素质课程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素质课程“百社讲坛”第三讲在大学生活动中心403顺利开展。结芦演讲与辩论协会成员赵冰宇、马晓天担任本次课程的主讲人。
第一节课伊始,赵冰宇抛出了问题“什么是辩论?”以开启本次课程。接着,通过“可口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和“可口可乐是一种好喝的饮料”等生动形象的例子,他向同学们阐明了“事实”和“观点”的区别。随后,他具体介绍了论证的方法、反驳的三种路径和思考展开的路径。
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赵冰宇引导同学们就“高考填报志愿,应当以兴趣为导向”和“高考填报志愿,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的取舍问题展开讨论。结合这个问题,他细致地讲解了“需根解损”。在课程的最后,赵冰宇向同学们公布了课程最初的问题的答案——“辩论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方式”,界定了辩论适用的范围。
第二节课,首先,马晓天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比较经典也比较现实的情景:电车难题。他在原有的题目上还加入了复杂的伦理关系以加大问题的难度。在同学们讨论和发言后,他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两个针锋相对的答案——功利主义的答案和道义论的答案。接着,他引经据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二者关于道德的主张进行了讲解,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符合“道德”的。最后,他总结强调“道德的制高点并不存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电车难题,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去包容、思辨、理解”。
课后,来自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的尹幸芷分享:“赵冰宇学长对AB攻防法、‘需根解损’等辩论方法的阐述,马晓天学长对‘电车难题’的深入探究,让我感受到深入思考的乐趣,也让我认识到辩论是对观念两端的无限延伸,也是对某一件事物本质意义的深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