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廖衡越,来自四川成都,一名在武汉求学的华中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虽然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我还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但依然深刻感受到当时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温暖与感动,整个国家举国之力汇各方力量支援四川,家乡才有了如今美好繁荣的景象。“吃水不忘挖井人”,上大学后我一直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希望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作为军运会志愿者活动照片)
我现任华中师范大学辰星公益协会社长,所在社团长期开展线上支教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网络为乡村小学孩子们开展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趣味艺术课程,与乡村老师协作双师授课,从2016年至今已服务10多所乡村中小学,覆盖湖北、河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市。
俗话说国是千万家,这次的疫情从武汉爆发,蔓延至全国,疫情的动态时时牵动着我的内心,“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国家有难,我辈青年应当躬身入局,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起我们青年人、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不负祖国的培养。
由于一颗想为战“疫”出一份力的心,并考虑到已有经验和社团的优势,从2020年2月1日起,我组织辰星公益协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乐育未来儿童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发起此次线上战“疫”志愿活动。



(线上公益学习辅导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社团的线上支教经验,组织社团志愿者通过网络社群互动与直播形式传递知识传递爱,持续开展线上公益直播课与线上学习辅导活动,帮助武汉的居民们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疫情,缓解居民们的焦虑与恐慌,并且学会科学防治。我对组织招募志愿者、筹备直播课程、优化试讲课程和开展宣传活动各流程进行层层把关,至今已开展十余次趣味直播课和500+小时的线上学习辅导活动,累计1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活动基本安排表)
孩子们在“趣味洗手歌”中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在英语课中学会病毒、口罩等与疫情相关的英文单词;在美术课中学会如何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书签创作;在科学直播课中认识病毒是什么、病毒是怎么传播的等等。每天早上9:00,学习辅导群里就活跃了起来,志愿者在线为孩子提供学习辅导,给孩子们答疑解惑,并在群里进行“每日一题”知识小互动。为了帮助孩子们更高效在家学习,我们还推出“在家高效学习指南”等等内容。



(活动照片)
在此次疫情中,我除了组织社团开展志愿活动以外,还应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同学合作制作病毒知识科普动画、参与学院与湖北省东方明见心理研究所合作的疫情心理防护视频制作,帮助人们能够更加通俗易懂的认识新冠病毒,并积极地向学校、社会的抗疫基金会捐款。我相信,如同2008年八方支援四川一样,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武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