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社团中心讯(通讯员 瞿闵敏)王佳雯,教育学院2018级本科生,曾任2020-2021届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社团中心”)主任、吟风越剧社新闻宣传部及财务管理部部长、班级宣传委员、心理委员、生活委员等职务。大学期间,她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多次获得各类荣誉奖项,并赴海外交流学习。
偶然相遇 坚定选择
在谈及和社团中心的缘分时,王佳雯表示,加入原学生社团联合会是一次偶然的相遇,继续在社团中心工作是一次坚定的选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团中心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进行改革,在线上工作模式和新的组织规划的挑战下,她一路参与着中心的成长,见证过各个“社团人”因为热爱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也目睹过风雨中一路走来的遗憾。一方面,因为有愿景,所以想打破舒适的境遇,突破自己的思维,勇敢的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大胆的尝试,让自己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一样的充实与提高。
当谈到在社团中心的工作经历时,王佳雯谈道,在三年的社团工作中,很幸运第一年就参与了社团文化盛典的工作,也在此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回忆,而后两年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成功举办的社团文化盛典成了两届同学们的遗憾,非常感谢这一届参与社团文化盛典策划的每一位“社团人”,无论是策划与筹备中的工作人员还是为盛典精心设计排练节目的社团成员,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碰撞、脑力风暴与风雨无阻下校园中一处处的彩排,无一不体现着“风雨同舟共改革,百社争鸣创新业”的社团文化。她坚信我们会在未来的无数个日子里与自己相遇,一切都是成长,包括热泪盈眶。

提升自我 求同存异
学生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个人能力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在谈及社团中心的工作经历对她的处事方法等能力上有哪些帮助时,王佳雯认为,正是这些经历教会了她全局思考与团队协作。因为了解和获得信息的局限会造成解决问题的局限,使大家做一些无用功。在面对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问题时,她强调从问题来源考虑到可能的若干结果,要在解决问题前收集尽可能全面的信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跳出问题的框架,从而顾全大局。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团队的整体力量。无论是大型活动的初萌想法到真正落实,还是类似社团整改、考评等社团工作,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工作才会更有效率,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看到多元多面,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合理规划 轻负上阵
参加了学生工作后,就要面临如何平衡好学习与工作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大难题。而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王佳雯认为,首先要提前做好学习与工作的整体规划,在规划时间内注重各方面的执行效率,随机应变,注重方法调整。其次,要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是不会让人后悔的投资,当你开始爱上运动,健康也会爱上你。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运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但它可以给人提供释放坏情绪的渠道,让人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治愈力。有的时候也可以约上团队的伙伴一起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聊聊工作和生活,跑完步压力舒缓了,工作也一起解决了。”只要不是雨天,她都会在操场跑5-10圈,那段坚持运动的时间里她觉得自己整个人的状态都很不错,很有活力,做事情也更加高效。

采访最后,王佳雯对学弟学妹们提出建议与期望:“日日行不惧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社团工作需要大家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久久为功的耐心,勇挑重担、善作善成,以实干笃行,为同学们做实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在华师的逾百年岁月中,我们都是渺小的,倘若有愿景,就请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少一些目的性颤抖,多一些专注与热爱。最后,祝愿新一届社团中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