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追忆先生 正文
周勇:巴山渝水悼先生
  • 5月28日10时左右,从群内发现“章开沅先生去世”的信息。我立即打电话给先生的秘书刘莉老师,得到证实。当时,我尚未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上缓解过来。不想,先生又去了。这让我再度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心乱如麻,无法提笔,只能在微信圈中写了聊聊数语“沉痛悼念章开沅先生!章开沅先生是可以称为‘先生’而永垂不朽的!当年有幸讨教先生,得益太多!今成永诀,先生音容笑貌尤在眼前!”并点发了章先生在重庆的几张照片,以表哀悼之情。

    5月30日,章开沅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举行。

    七天中,我们痛失了袁隆平先生,痛失了章开沅先生,这是于国。于家者,我痛失了母亲。真是创巨痛深,家国齐哀。

    抗日战争时期,章开沅先生曾在重庆求学、当兵。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多次莅临重庆考察访问,指导重庆学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他指导过重庆辛亥革命史研究和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 2006年以后,他直接指导了“重庆大轰炸调查研究”,为《重庆大轰炸档案文献史料丛书》作序;2008年以后,他直接指导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亲自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首批重大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丛书》(100卷)总主编,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与建设做了重要贡献。今天重庆的中国近现代史领军人物,几乎都受到过章开沅先生的教诲和学术熏陶。

    这一组照片摄于2006年4月28日。斯时,章开沅先生偕夫人到重庆寻访其抗战时期在重庆求学、当兵的旧址。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座谈会,欢迎章开沅先生夫妇,并就推进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向他请教。由此开启了章开沅先生与重庆市委宣传部合作编纂《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100卷)的历程。从中也可以体味到重庆市对章开沅先生的期望之殷,更可见章开沅先生对重庆学界倾力支持之意。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供稿)

    来源:新重庆  周勇 | 巴山渝水悼先生 (cqliv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