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学术人生 正文
18年+15年=33年——章开沅揭秘华师物理学院崛起的背后原因
    •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原本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无国家实验室,二无学部委员与院士,三无足够科研经费。但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却一步一个脚印,成果累累,人才辈出,不仅在高温强作用物质结构和性质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而且促使整个学科迅速趋于前沿,近几年更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合作实验中崭露头角。其根本经验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必须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发展。

      我认为,以刘连寿、蔡勖、王恩科为代表的物理学科有些宝贵经验颇有启迪意义。

      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本科教学。既重视基础理论,又重视动手能力,把优秀教师放在基础课教室与实验室,全面夯实本科生的学业基础。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校物理系著名学者相继调往其他名校与科学院,可谓元气大伤。但主要教学骨干仍然保留,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基础课教学,以教书育人为乐。尽管这些经验丰富的好老师自己始终未能成就多少重要科研成果,但是却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功底扎实的人才。“文革”以后,这些中青年教师一旦把握良好机遇,拥有施展空间,便必然相继脱颖而出。

      二是坚定不移地专注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从一开始就把目标确定在学科前沿。毋庸讳言,当前从上到下都重视应用学科,而传统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则受到冷落。但我校物理系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粒子物理研究所。1993年,在刘连寿、蔡勖教授的推动下,又不失时机地加入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离子对撞实验国际合作组。1994年以来,他们相继进行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重离子碰撞实验前期研究。当时在普通师范院校进行这样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必要支持,甚至还被讥刺为自不量力与好高骛远。但粒子研究所毫不受外界干扰,坚定不移而又踏踏实实地从事此项研究,并且以自己的物理数据分析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很高评价。2006年,我校夸克与轻子物理实验室终于获准成为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国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现在,以3.48万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运行的质子流对撞已经成功实现。蔡勖教授高兴地说:“我们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18年,而今后的实验工作还要做15年。”18+15=33年,而这还不过是暗物质、暗能量漫长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短暂阶段,其中已经花费了几代华师人的毕生心血。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可急于求成,从中可以获取借鉴。

      三是坚定不移地精心培养年轻新锐。“文革”以后,物理系原有学术骨干虽然各自展示才华,但大多如同迟开的花朵,绚丽却难免迅速凋谢。幸好他们较早认识到培养青年学者的迫切性,而且决心从本科抓起,从基础课抓起。以刘连寿为例,作为国家级名师与国际知名科学家,始终辛勤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与刘连寿长期精诚合作并曾创建“刘孟模型”的柏林自由大学孟大中教授,也一直为基地班上课,而且在德国退休以后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华师物理系教学工作。他曾向我表示,希望“在华师培养20个科研前沿人才”。人们经常可以在路上看见,三、五学生与他热烈探讨科研问题。物理系的导师与研究生迥然有异于时下“老板与打工仔”的畸形关系,他们的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已经成为华师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刘连寿近几年身患绝症以后,仍然满怀热情指导本科学生的感人事迹,更将永远流传在他工作半个世纪以上的桂子山。皇天不负苦心人,刘连寿较早就培养出学者王恩科、百优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吴元芳这样的拔尖人才,而王恩科、吴元芳又很快培养出比自己更年轻的优秀英才张汉中、付菁华等。物理系现今中青年教师成才率之高与创新成果之丰硕,已成为校内众多学科之冠。刘连寿不幸已于去年病逝,但他所创建的创新团队仍然兴旺发达,生气勃勃;薪火相传,学脉绵延。

      我想,华师的成功经验是国家投入支持较少但却创造出了一流学科,培养出了一流人才,低投入、高效益,或许可以为更多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人物介绍:章开沅,91岁,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章开沅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3—199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培养和影响了一批活跃于国内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中青年知名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华中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名誉所长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