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是该学科全国最早的三家重点学科之一(另两家为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也是湖北省目前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国重点学科。

       本学科形成历史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高原、杨宏禹、李会滨等就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1978年,华中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在高原、李会滨等教授的带领下,一批教师长期从事该专业研究。本学科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全国第一批硕士点、第二批博士点。1984年,独立建制成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为直属学校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院系级机构。2000年,以本学科点为支撑建立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校政法学院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参与本学科点的建设。2001年,本学科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点研究方向明确,特色突出,梯队整齐,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人。连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及省级基金项目多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2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 学科点建有专门的图书资料中心和教学科研基地。现主办有《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和“中国政治学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和“中国城市社区网”。

       本学科点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外共产党、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都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全省、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发展前景良好。在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方向,发挥长期积累的基本理论研究优势,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其代表性成果除有刚去世的李会滨教授主编的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的《社会主义:20世纪回顾与前瞻》外,还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共四部,分别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为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外共产党研究方向,发挥对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研究的优势,跟踪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代表性成果有聂运麟教授主编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丛书”和程又中教授提交的重要决策咨询报告(主要观点写入2005年中俄首脑联合声明中)。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民主法治方向,重点展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城乡社区自治研究、党内民主研究等。除开展理论研究外,还特别注意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智力资源,研究人员所提交的调研和咨询报告,大部分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高度重视。本方向不但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而且提交的咨询报告为国家民政部、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组织部门所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方向,深入进行当前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相关战略对策研究,重点关注中国的国际合作与外交实践研究,相关人员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著作。

       除上述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外,本学科点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族问题、城市社区建设、文化和道德建设问题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相关研究人员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出版了相应的专著,并在《民族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摘。

更新时间:更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