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龚若楹 王雪琦)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美的素养,7月18日至7月19日,心火支教团十堰队(以下简称“十堰队”)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习家店小学开展“美育·乐教”主题教育活动。
美在自然。“有山千丈色如丹,三叠风光一径盘”,地理课上,十堰队队员黄子浣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乡村学生展现丹霞山的自然景貌。对于大多数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学生而言,一张张丹霞地貌实景图打开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之窗。“这个山的颜色竟然是红色的!”,这是学生翻阅《奇美天成丹霞山》图册后的感叹。一张张图片不仅让学生感受了到丹霞山的秀美风光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队员指导下看丹霞科普书
美在创造。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解读,能够丰富个人的审美体验。手工课上,十堰队队员龚若楹指导学生制作纸杯向日葵、超轻粘土玫瑰花、树叶拓印等多种手工艺品。在“树叶拓印”手工活动中,学生在“调色、涂色、拓印”的基本步骤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创作出了一幅幅拓印图。三年级1班学生赵秀涵认为“叶片应该有个家”,所以她在拓有树叶的白纸上用画笔补上了大树的枝干。在一次次动手创造中,学生尝试建立自我与作品的联系,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在创作中感受艺术美的魅力。

队员给学生示范拓印树叶
美在实用。趣味科学课堂上,十堰队队员高韵晴利用各颜色光波波长不一的原理自制三棱镜,使一道小型人工彩虹呈现在了纸上。演示完毕后,高韵晴向学生介绍了三棱镜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在眼科手术前后对患者眼部各数据的测量定量作用。在高韵晴的指导下,学生动手自制三棱镜,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开彩虹形成的秘密,同时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巧妙。

学生在黑板上画彩虹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而美育元素进课堂正是“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下的实践探索。本次“美育·乐教”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