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文化开眼界 支教乐趣多:心火浠水队开展中外文化课程

时间:2022-07-24 18:31    来源:心火支教团    作者:魏珍妮    点击:
为开拓学生眼界,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7月2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浠水队(以下简称“浠水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中外文化系列课程《又赏一年佳节——中外文化节日篇》和《民以食为天——中外饮食文化》。课程由浠水队队员邢宇飞、魏珍妮、伍咏仪共同讲授,融入了手工折纸、互动游戏、视频讲解等形式。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魏珍妮)为开拓学生眼界,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7月2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浠水队(以下简称“浠水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中外文化系列课程《又赏一年佳节——中外文化节日篇》和《民以食为天——中外饮食文化》。课程由浠水队队员邢宇飞、魏珍妮、伍咏仪共同讲授,融入了手工折纸、互动游戏、视频讲解等形式。



课堂正式开始前,邢宇飞播放了春节和圣诞节的音乐。通过对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介绍,邢宇飞引导学生们了解年夜饭、贴对联、压岁钱、逛花灯等春节传统习俗,以及装扮圣诞树、互相送礼物等圣诞节习俗。针对受到学生欢迎的“装扮圣诞树”板块,邢宇飞选择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手工折纸折出圣诞树的活动。制作圣诞树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圣诞节的认识,进一步感悟中外节日文化的异同。二年级学生乐思成在班级中展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表示:“折圣诞树的时候,我感觉很开心。通过折纸,我也发现了中国和外国节日不同的地方。我们的春节就不会互相送这样的礼物,但是爸爸妈妈会给我红包。”



系列课程之二的主题是《民以食为天——中外饮食文化》。该课程从饮食结构、烹饪方式、餐桌礼仪三个方面对中外饮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在讲解中外饮食的烹饪方式时,魏珍妮组织学生进行“报菜名”小游戏,每列学生为一组,根据黑板上给出的食物依次起立说出不同的菜名。伍咏仪通过动画视频《美食大冒险》对中外饮食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中国饮食以熟食为主,烹饪方式多样,菜系丰富,而外国饮食烹饪方式较少,以煎、烤、冷拼为主,烹饪时十分注重科学化和程序化。



课程最后,三位教师进行课堂检测,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魏珍妮以“入乡随俗”、“包容”、“尊重”、“理解”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自觉地加入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队伍。开展中外文化课程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中外文化知识进课堂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交流。

编辑:冯绮琪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