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姜沣城)为进一步拓展农村教育渠道,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参与健康益智的活动,丰富农村孩子的精神生活,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的18名志愿者于7月8日至17日,在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沙镇溪小学举办为期10天的“七彩假期”暑期夏令营活动。
从高楼林立的武汉市来到青山逶迤的沙镇溪镇,志愿者们面向沙镇溪小学百余名乡村儿童,开设多个教学班,设置丰富的课程门类,旨在响应“双减”政策,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共同促进营员和教师全面发展。
7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2023年助学支教队(以下简称“偕行筑梦团”支教队)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小学开展了第五天的工作。“偕行筑梦团”支教队员们为同学们带来了“绘画课——魔法帽子” “手工课——超轻黏土”“实验课——水中盛开的花”等一系列美育课程,为学生打开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大门,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彰显个人特色,提高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审美素养。

放飞想象,笔下绘梦。“如果你有一顶魔法帽子,它会有怎样的魔法,又是什么样的呢?”谭洪艳提出问题后,同学们积极响应回答。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作诞生在天马行空的画笔下。同学们依次走上讲台展示作品和创作思路,表达个性创意,坚定理想信念。

巧手寻奥妙,躬行求真知。实验课上,单嘉瑜指导同学们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各种剪纸花朵,放入水中后。花朵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逐个绽放,“花朵为什么会在水中开放?卡纸花和打印纸花开放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奇妙的实验现象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也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单嘉瑜引入生动有趣的科普,在实践与科学的融合中,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

美育塑妙想,合作心连心。万佳柔的手工课上,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完成超轻黏土作品。自由塑形的黏土和老师的启迪让同学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水杯、铅笔、小尺……一双双巧手翻飞之下,同学们自主分工,齐心协力完成小组作品,进行成果展示。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老师、同学之间的情谊。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支教队员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不断探索学习的学生。他们在教与学中得到了双向进步。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是支教队员们以心相待的最好回报。支教队员为孩子们展示了群山之外更美的世界,孩子们也在老师的鼓励下乐于发现、探索、创造更美的生活。回眸盛夏有韵,浸润岁月悠长。
审读人:姚珂 杨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