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科技筑梦 科普同行:智远同心科技馆分队实践进行中

时间:2023-07-29 16:16    来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作者:郭星怡    点击:
7月28日下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科技馆分队(下文简称“实践队”)在湖北省科技馆机智屋开展了特色课程讲解。本次活动旨在助力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探索馆校合作发展新路径。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郭星怡)7月28日下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科技馆分队(下文简称“实践队”)在湖北省科技馆机智屋开展了特色课程讲解。本次活动旨在助力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探索馆校合作发展新路径。



本次活动采取了与科技馆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馆的场馆资源,基于科技馆提供的中鸣捍卫者小威奇套装和电脑设备等硬件设备,借助Mind+等软件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在知识讲解时,两门课程均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趣味场景,将复杂内容简单化,知识点环环相扣并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接受知识,理解内涵并融会贯通。


“机器人+科普”课程


在“下雨神器雨刮器——四边形的妙用”课程中,主讲人陈琦帆从雨刮器这一常见事物出发,由浅入深地讲解雨刮器的模型结构与曲柄摇杆的组成构架等机械结构知识。在雨刮器的积木拼搭过程中,“小科学家”们在基本拼搭流程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其他拼搭思路以及优化路径。



本次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感受曲柄摇杆的结构,充分感悟雨刮器工作的机械原理与曲柄摇杆的急回特性,深刻理解“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公理。



“图形化+科普”课程


在“小鸡巡线——正多边形外角和”课程中,主讲人刘倩在编程内容讲解中穿插正多边形相关知识,将看似枯燥无味的编程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观察小能手”们仔细观察、深入探索并发现问题,不断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在学生自主完成小鸡巡线的图形化编程过程后,部分学生又在此基础上探寻其他创新性巡线路径,在基础制作中注入新奇创意,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新知。这种跨学科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图形化编程知识的效率,也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正多边形外角和为360度”的定理。



科技筑梦促成长,科普同行助远航。学生们在每一节课程中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本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未知的探索欲,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考能力。点点微光,聚以成明,智远同心实践队科技馆分队每一位成员将继续砥砺奋进,为促进青少年多方面发展献一分光,发一份热。


 审读人:陈晓宇  汪双


编辑:崔申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