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沉浸式红色研学 这所学校把课堂搬到“湖北解放第一县”

时间:2024-07-12 18:09    来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窦慧杰 石明博 麻一宁 潘妍    点击:
探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走进王家坪红军小学、参访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等。7月7日至7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鸿鹄实践队十堰分队前往“湖北解放第一县”——郧西县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了解当地革命历史,感悟当地革命传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窦慧杰 石明博 麻一宁 潘妍)探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走进王家坪红军小学、参访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等。7月7日至7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鸿鹄实践队十堰分队前往“湖北解放第一县”——郧西县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了解当地革命历史,感悟当地革命传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



郧西是一片红色沃土,当地的红色文化俨然成为思政课的“活课本”。7月7日,在郧西县副县长陈耀的陪同下,实践队前往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队员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手持鲜花庄严默哀,并依次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缅怀逝去的先烈们。纪念园讲解员为实践队队员们讲述了《血战云岭》《一张红色传单》《革命烈士刘世让》等红色事迹,带领队员们回顾了郧西县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郧西县悠久的革命传统。



队员们来到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校长徐波为队员们介绍了红军小学的建设情况,并强调红军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郧西县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加强国防教育等方式让红军文化和革命精神在孩子们心底扎根,用红色文化丰润孩子们的人生底色,让革命精神指引孩子们成长成才。



7月8日,实践队前往上津古镇,参观上关镇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上关县是湖北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陕南根据地建设、巩固、发展,和整个华南地区在解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青砖黛瓦、墙壁斑驳,岁月流淌。砖木结构的房屋内,遗留着那个年代的斑驳痕迹,仿佛在向队员们阐述着当年的革命故事。



7月9日,在郧西县关防乡丁家坪村,实践队先后参观了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和红二十五军郧西纪念馆。丁家坪村,这片充满革命历史的土地,曾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休整地。“红二十五军途经关防乡,建立革命根据地,从2900余人发展壮大至3400余人,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中央红军之向导、为革命立了大功’”。队员们仔细聆听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驻扎在丁家坪村时的惠民之举和军民鱼水相依的故事,感悟红军同郧西县人民军民一家、共同奋斗的精神。



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访,了解到郧西县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深刻感受“湖北解放第一县”这一称号的内涵,在实践中学习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体悟革命精神,并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远大理想的时代新人,在行动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陈娟 樊启迪


编辑:王有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