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叶涵 李宁)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知行合一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心灵与技艺的双重成长,7月11日至18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萤火服务队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关王小学开展书法艺术课程。课程由萤火服务队队员裴芸露和何芳菲共同教授。

(图1:书法课堂拉开帷幕,学生凝神静气)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在正式开启书法教学之前,裴芸露和学生从静坐开始,让心灵归于平静,逐步深化自己的感知能力。紧接着,老师细致讲解软笔书法的控笔技巧,通过长横与圆圈的控笔训练,学生初步掌握稳定运笔的技巧。随后,裴芸露细致入微地展开了基础笔画的教学,她力求每一个笔画的讲解都精准到位,帮助学生掌握要领。在裴芸露的耐心指导下,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练习中,尽管他们的笔触尚显稚嫩,但那份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早已深深渗透于每一幅作品中。

(图2:裴芸露耐心指导学生软笔书法)
与此同时,何芳菲的硬笔书法课堂也正在积极开展。课程伊始,老师用趣味的甲骨文认字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后,何芳菲强调硬笔书法训练的正确坐姿与握笔姿势,为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基。何芳菲还利用视频展台直观地演示“点”与“提”的书写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反复练习感受笔画的韵律美与结构美。何芳菲悉心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及时进行纠错与指导。通过何芳菲的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硬笔书法的奥妙,一笔一划间透露出认真与坚持。

(图3:何芳菲悉心教授学生硬笔书法)
在书法课堂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法技巧的精髓,更在每一次提笔落墨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心灵得以沉静。此次书法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书写技艺,更在无形中让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萤火服务队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为土壤滋养人心,以艺术为雨露润泽心田”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文化的滋养与心灵的成长,携手共绘更加绚烂多彩的未来画卷。
审读人:梁方勇 付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