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党员国情实践队五育并举 点亮宝塔山村多彩暑假

时间:2024-07-20 18:20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赵浚岐 刘昕宁    点击:
7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实践地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五育课程,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在探索历史的深邃、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体育的激情、发挥艺术的创意以及学习健康生活的知识中全面发展。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赵浚岐 刘昕宁)7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实践地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五育课程,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在探索历史的深邃、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体育的激情、发挥艺术的创意以及学习健康生活的知识中全面发展。


(图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课堂)


实践队员沈综碧用生动的顺口溜和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从秦汉一统到唐宋辉煌,再到明清兴衰,一个个历史事件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夏日清晨的课堂上,诵声琅琅,小朋友们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里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紧接着,实践队员唐江锟用“嫦娥奔月”的神话将还沉浸在古老故事里的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到了现代科技的前沿。从嫦娥飞上月宫的美丽传说到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号”探测器,是古老神话到现代科技实现的跨越式进步。课堂又以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故事为桥梁,巧妙地引出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唐江锟解释说,就像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能洞察一切虚幻与真实一样,现代科技中的“悟空号”也具备着超凡的探测能力,能够深入宇宙深处,探寻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暗物质粒子。北斗七星与卫星导航,月上天宫与空间站……中国的骄傲书写在宇宙里。


(图二:《塑料袋拓印玫瑰花束》课堂上孩子们动手操作)


“以无尽的创意和色彩,点亮心灵之灯”,在实践队员李雨芳的课堂上,孩子们尝试着利用塑料袋、颜料等简单材料,亲手制作玫瑰花束。从吹气塑形到涂色拓印,再到绘制枝条,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在手中绽放时,孩子们选择将它们送给全程陪伴在身边、无私提供帮助的大朋友们,一颗颗心灵相互温暖、相互启迪。


(图三:《预防近视》课堂上孩子们做眼保健操)


护眼小课堂以一段趣味横生的动画视频开场,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实践队员张祥宇为大家示范了正确的坐姿、看书距离和用眼时间控制等预防近视的正确做法,并强调了定期做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奏,认真地按压穴位、转动眼球,逐渐放松下来。


(图四:《户外体育课:踢毽子》课堂)


接近傍晚,一堂生动的毽子课在欢声笑语中展开。实践队员赵晨阳带队进行了热身活动和基本技巧的学习,大家随后立即投入到激烈的踢毽子比赛中。比赛过程中,夏令营的小小营员们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高度团结的精神,并在比赛结束后收到了实践队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实践队员们根据夏令营成员的学情学段,精心设置课程,成功地将孩子们的兴趣点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从航天科普课中领略古老神话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到户外体育课上体验踢毽子的乐趣与团队协作;从历史课堂的时空穿越,到艺术课堂的手工创作与感恩教育,每一堂课都让孩子们在兴趣盎然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体育精神、历史情怀与艺术审美。


审读人:马英 刘瑾芮

编辑:王有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